進口增速繼續快於出口 4月貿易逆差或再現

時間:2010-05-10 15:50   來源:證券日報

  自3月份出現我國6年來的首次逆差後,市場普遍認為,逆差現象將短暫持續,4月份我國仍會出現逆差,但金額較3月份有所縮小。

  對4月份可能出現貿易逆差的判斷,來自於對該月進出口兩方面的判斷。進口方面,今年3月我國鐵礦石、原油、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進口量激增,環比增幅超過往年同期。尤其是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3月份兩者進口總額環比達43.5%,創有歷史數據以來新高,遠高於27.3%的歷史同期平均水準,這可能與部分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將在4月26日到期有關。此外,鐵礦石同比增加42.4%,原油同比增加149.8%,豪華汽車同比增長159.1%,並且還在持續增長。對外經貿大學中美經貿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判斷,進口增幅不會在4月份就戛然而止,但同比增長幅度會略低於上月。

  至於出口方面,雖然也在恢復性增長,但回升同比增幅減少,仍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在剛剛結束的107屆廣交會上,3個月之內的短期訂單佔到了53%,進口增速繼續快於出口,將導致逆差再現。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也對記者表示,預計4、5月份可能還會出現微弱逆差。他説,從1季度情況看,出口市場中新興市場恢復更快,美歐日市場恢復慢于新興經濟體,總體逆差壓力較大。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使得中國內需動力強勁,所以進口增加了,貿易機會也增加了。而美國等主要進口國經濟復蘇慢,所以內需拉動了國內的經濟恢復,同時一部分則以逆差的形式讓國外“沾光”了。

  此外,何偉文還強調,出口貿易一直是我國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重要的“馬車”。但金融危機以來,多種因素的交織使我國的出口形勢變得苦難和複雜,長期以來的貿易順差被改變,出現貿易逆差的信號更説明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性,傳統的出口貿易格局不再可持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