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增速或逼近12% 物價短期有望趨穩

時間:2010-04-15 08: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專家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上衝至12%左右,達到本輪經濟反彈的階段性高點。然而這更多是由於基數較低因素導致的,全年經濟走勢並不能消除W型或M型的風險,熨平經濟波動將成為宏觀政策的重要著眼點。

  經濟並未過熱

  專家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11.9%左右。這意味著我國將連續4個季度實現經濟反彈,與去年同期的6.2%相比甚至接近翻番。

  對於一季度GDP增速,一些專家的預測值在11%-12%之間。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1%甚至更高。中信建投發佈的研究報告預計為11.8%。

  一季度大多數工業行業出現供銷兩旺的局面帶動了經濟較快增長。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認為,目前我國生産供給增長比需求更快,但這種局面不會持續下去,下半年經濟增速可能回落。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在12%左右,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駕馬車”增長有望更趨平衡。消費對GDP貢獻可能達到一半左右,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有所提速。

  分析人士認為,推升一季度GDP的最大變數在於外需。儘管3月份出現了貿易逆差,但一季度總體仍然是貿易順差,而且3月份的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進出口價格變動引起的,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增長將更為樂觀。哈繼銘認為,評判外需形勢更應依據出口指標,而不是貿易差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專家預計今年GDP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目前的“高增長”基礎並不牢固。

  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認為,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出現一季度、三季度高,二季度、四季度低的局面,即呈現M型走勢。目前經濟還沒有到談論“過熱”的時候,去除基期因素影響後,經濟可能剛剛達到潛在增長水準,明年GDP實際增速甚至可能低於8%。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認為,去年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達到34%左右,成功對衝了出口不足對經濟的影響,但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産能過剩。今年投資主要是保證在建項目,其增速可能要降到20%-25%。出口方面,今年貿易摩擦可能增多,而金融危機後新一輪調整正在深化,未來幾年貿易需求不會很活躍。未來保增長的任務依然繁重。未來我國仍可能出現需求動力不足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則表示,今年宏觀調控的核心應當是保持經濟增長的平穩。“我們不能讓經濟再往下掉,否則又得回來抓保增長,這樣就沒有精力抓結構調整。第二是不能過熱,過熱後通貨膨脹就穩不住。所以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是今年的核心。”

  物價短期有望趨穩

  專家預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可能在2.4%左右,與上月的2.7%相比略有回落。以此計算,一季度CPI漲幅可能在2.3%左右,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基本持平,這或許意味著短期內加息的迫切性並不明顯。

  哈繼銘認為,近期我國豬肉價格有所回落,國際糧價也基本保持穩定,食品價格走穩短期內將減緩通脹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豬糧比價過低和生豬疫情的出現,未來豬肉價格反彈可能推高本輪物價上漲的峰值,達到4.5%-5%左右。

  此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否導致輸入性通脹也值得關注。如果鐵礦石價格繼續看漲,國際油價重回80美元上方,均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物價上漲以及通脹預期壓力。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認為,成品油價上調對價格總水準將産生一定影響,預計14日我國成品油調價將影響當月CPI環比上升0.07個百分點,間接影響可能更大一些,但總體影響有限。

  申銀萬國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由於央行等部門出臺的調控政策早于預期,今年我國通脹得到控制的可能性很大。預計全年CPI漲幅為3.2%左右。工業品出廠價格(PPI)與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變化率高度相關,預計1-4季度油價分別為每桶75美元、80美元、78美元和75美元,呈現倒U型走勢。PPI全年也將呈現相同走勢,全年有望達到5.5%。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