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節前投放7000億資金 創歷年紀錄

時間:2010-02-12 09:59   來源:北京TRS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經過四週連續不斷地投放,央行在春節長假前向銀行體系累計注入6850億元流動性,創下歷年春節前最高紀錄。而如此大手筆的資金凈投放,也意味著節後央行或將猛踩回籠油門。

  本週,在面臨3490億元的資金釋放壓力下,央行僅通過公開市場回籠資金540億元,對衝了一成半的到期量。這一現象並非本週獨有,進入1月下旬以來,央行就明顯放慢了資金回籠節奏,包括減少一年和三個月央行票據發行量,同時暫停對28天和91天回購品種進行正回購操作。由於回籠量的下降,央行依託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的自然釋放,累計在春節前向銀行體系注入6850億元的流動性,創下了歷年春節前公開市場資金釋放最高紀錄。

  除了鉅額資金投放量外,央行在節前持續投放資金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統計數據顯示,央行通常會選擇在春節長假前兩周開始向市場凈投放資金,而今年則提前了兩周,凈投放資金時間達到4周之多。

  長假前資金迅猛釋放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今年1月初,央行提前調控,上調了0.5個百分點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而為減輕市場短期流動性壓力,央行在準備金上繳當周即減弱回籠力度,令公開市場在1月中旬就提早出現凈投放。此外,元旦後,新股發行頻率逐步加快,至春節前所發新股家數達到52隻,加大了銀行體系的短期資金壓力。在步入2月份後,因銀行借入跨節資金以備節日支付,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在多重壓力下出現緊張局面,短端收益率水準加快上升,7天回購于本週三突破2%,較年初上漲了近60個基點,從而令央行進一步減小回籠力度,力保節前流動性供給。

  從歷史情況分析,長假前公開市場大規模投放往往會相伴節後的大力度回籠。央行或通過加大央票發行量,或以一次性上調準備金率的方式來回籠流動性。並且在春節前後,上調兩次準備金率的情況並非沒有出現過。例如在2008年,央行就分別在1月和3月上調準備金率。而今年一季度公開市場操作與到期狀況與2008年有頗多相似之處:一季度資金到期量龐大,並且都曾經在春節前向銀行體系大規模注入流動性,投放量都在6500億以上;同時,又都要面對節後即3月份約7500億元的鉅額資金投放。

  那麼,究竟是央票,還是準備金率,或是其他創新工具?市場對節後央行採用何種工具對衝流動性仍存有爭議。但是,不少業內機構認為,由於節後到期量龐大,不論是加大央行票據發行量,還是上調準備金率都不會改變資金面充裕的局面。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