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出臺新一輪鼓勵民間投資政策

時間:2010-01-29 09:31   來源:新華網綜合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28日在“2009年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會”上透露,按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國家發改委研究和起草了《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目前正在醞釀推出新一輪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

  壟斷行業期突破

  早在去年9月,發改委相關官員就曾表示,《關於進一步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已上報國務院,有望儘快出臺。但《意見》至今仍未公之於眾。

  新一輪的政策措施要積極穩妥,但必須要“有創新、有明顯突破、並且要儘早出臺”,穆虹昨日説。

  但凡談到民間投資,準入難題是不能被忽略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表示,自“非公經濟36條”出臺後,民間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然而在一些領域,民營經濟還有一些看得見卻進不去的‘玻璃門’,或進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場因素干擾下被迫退出的‘彈簧門’”。

  穆弘稱,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發改委正在與國務院有關管理部門積極研究努力破除行業壟斷,擴大投資範圍,降低準入門檻,為民間投資掃除障礙。

  配套細則待健全

  “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是好的,但部分政策措施沒有完全落實。” 穆虹説,這要求政府部門在出臺政策措施時及時制定和公開政策細則,切實提高政策措施的規範性、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對民間資本的態度,目前政策上的表述是“凡未明令禁止的,民間投資都可進入”。從這種表述看,放寬準入已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操作上配套的執行。

  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的説法印證了這一觀點。“客觀上説,在政策上找不出一條限制民間資本的,但是實際執行過程中條條都有限制的措施,”王黎明説,有些行業已經完全放開了,包括鐵路、金融、文化産業等,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卻存在很多不可操作性。

  專家稱,要拉動民間投資,無論政府還是媒體都不應僅僅把眼光放在準入門檻,而要考慮到準入背後操控的可行性。(記者 秦菲菲)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