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團"改寫國際消費電子業格局

時間:2010-01-12 09: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經濟金融格局變動已成歷史必然。這一點,其實在世界許多行業也有充分展示。比如,在對世界經濟至關重要的消費電子産業,如果説以前基本都是日本、美國、韓國以及歐洲四方佔據主導地位,那麼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軍團”開始強勢崛起,並正在改寫該行業的國際格局。

  在美國拉斯韋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當中國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演講中提到,2009年海信在美國的銷售額增長了91%。一位美國業內人士幾乎難以相信。他對我説,就衝這一點,中國企業確實不得了,因為2009年對美國幾乎所有電子巨頭都是“糟糕之年”,不少企業還因此破産倒閉……

  中國企業讓人刮目相看,並不僅僅局限在銷售額上。在這次展覽上,一系列帶有突破性技術的“中國創造”讓人耳目一新。中國海爾集團推出了無電源線、信號線、網路線的“無尾電視”,讓人嘆為觀止;中國聯想集團展示的雙模筆記型電腦IdeaPad U 1,不少西方主流媒體都予以積極評價。此外,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在消費電子展上發表主旨演講,這也是首次有中國企業家登上這個西方的演講臺……

  中國企業強勢出擊,在於他們的成功發展,其實就是中國經濟崛起的縮影。周厚健在演講中就説,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無不伴隨大量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誕生,中國企業巨頭的崛起也是歷史必然。

  背靠著中國的大市場,這是中國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也對我感嘆,中國市場是聯想的“大本營”,這是聯想成功的重要原因。國際消費電子展主辦方、消費電子協會高級副總裁賈森奧克斯曼在接受我和同事專訪時也説,中國已開始出現一些世界級的企業,“我毫不懷疑中國企業必將繼續擔當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中國企業對創新的日益重視,則是它們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並擴大市場的關鍵。楊元慶就説,聯想正是靠“培育創新基因,而不是模倣”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因此現在才有基礎和實力向國外拓展,“準備從競爭對手手中爭奪市場”。周厚健也説,回顧海信過去40年的發展之路,最大的因素,就是創新。

  消費電子業可謂世界最近50年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行業,且每隔幾年,都會出現更細分的新産業。在這些領域,一些有戰略眼光的中國公司已成為領軍企業。比如,在正處於發端前期的電子書産業,中國的漢王科技牢牢地佔據了國內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對我直言,他“野心很大”,希望漢王不僅僅是中國市場的老大,還將成為世界電子書市場的王者,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創造”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在他看來,就如同數位相機改變了相機製造業、網際網路深刻地改變了媒體傳播業一樣,全新的電子書將引領世界進入全新的無紙讀書時代。

  在這21世紀第二個10年,一大批中國電子企業厚積薄發,通過深耕中國市場、著眼國際市場,不斷地參與國際化,來發展和壯大自己。這其實也不僅僅是簡單意義的“中國製造”或“中國創造”,而是“世界創造”。以海爾的“無尾電視”為例,這是海爾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合作的結晶。聯想的多項發明,則是聯想並購IB MT hinkpad後,中美科學家共同研究創造的成果。

  當然,也要看到,中國企業雖較之前的10年、20年有了驚人的進步,但在這次消費電子展上,相比于新力、松下、三星、惠普、英特爾等日美韓歐廠商,中國企業的實力和創新能力仍有不小的差距。僅從展出的新産品的數量看,新力一家,就超過海爾、海信和聯想等很多中國廠家數量的總和,其一些産品的技術水準,在短期內中國企業還很難超越。

  許多參展的中國企業家就坦陳,相比歐美、日本和韓國一些消費電子巨頭,中國廠商的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確實略遜一籌。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也唯有正視現實,並努力趕超,方能推動中國經濟向更高水準發展。正如周厚健對我所説的,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市場中,除了追求成功,我們別無選擇,錯失時機將鑄下大錯,也將不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劉洪)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