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擴容 “高燒”症狀或烤暈市場

時間:2009-12-16 08: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過近兩個月的初步運作之後,創業板市場開板以後首次迎來擴容。12月16日,第二批在創業板上市的8家公司將進行網上申購,待發行結束後這些公司將擇機打包登陸創業板,屆時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由目前的28家擴大到36家。 

  從已經公佈的發行定價結果看,第二批創業板8家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再度高出首批一大截。發行市盈率“高燒”症狀不僅沒有緩解,並且大有加重的跡象。

  更為動人心魄的是,首批創業板公司中廣為業界詬病的資金“超募”現象,在第二批公司中再度推升至新的高度:超募資金的倍數由首批公司的1倍多,迅速膨脹至第二批公司2倍多。這種狀況下,超募資金的投放問題,也成為困擾市場的一大難題。

  聚焦 1 機構熱捧將市盈率推至新高

  儘管此前普遍預計,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可能會高於首批公司。然而,最近公佈的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發行市盈率之高,仍然超出了多數人士的預期。

  發行公告顯示,第二批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達到83.59倍,遠遠高於首批創業板56.7倍的市盈率。其中,金龍機電以19元的高價發行,對應市盈率高達126.67倍;另一家發行市盈率過百的公司是陽普醫療,發行價是25元,市盈率達到108.7倍。明星公司同花順,其發行價為52.8元,對應市盈率92.57倍;超圖軟體,發行價19.6元,對應市盈率81.67倍;鋼研高納發行價為19.53元,對應市盈率75.12倍。就連發行市盈率最低的中科電氣,發行價為36元,市盈率也達到59.02倍。

  在創業板開板以來,儘管監管機構屢屢進行風險提示,並希望新股擴容能有效抑制創業板二級市場的投機炒作,但由於受創業板第二批8隻新股將以較高市盈率發行的刺激,15日創業板收漲0.81%,28隻個股中26隻飄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滬指當天卻下跌了0.86%.

  單就數據來看,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發行時,儘管也被業內認為發行市盈率較高,但其平均發行市盈率也僅為56.7倍,即便當時發行市盈率最高的鼎漢技術也僅為82.22倍,低於第二批8家公司的平均水準。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滿月”時,28隻創業板股票對應的2008年靜態市盈率為118倍,而截至上週末收盤,這些股票的加權平均靜態市盈率為116.23倍。

  根據業界人士的分析,在創業板公司高市盈率發行的背後,是大量機構出於各種動機而伸出的瘋狂推手。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這些超高市盈率與機構投資人的熱情追捧密切相關。”作為最大的機構投資群體之一的基金,尤其是今年收益欠佳的債券型基金的積極報價,很可能是第二批公司發行市盈率創出新高的重要原因。

  記者注意到,從網下詢價結果來看,機構最追捧的公司是超圖軟體,該公司的超額認購倍數為156.18倍,陽普醫療也獲得147.69倍數。其餘如鋼研高納、中科電氣等則有80多倍的認購數,同花順認購數為76.43倍,寶通帶業,金龍機電和天龍光電也有60多倍。

  如此之高的市盈率之下,多數公司已經透支了未來數年企業可預期的業績成長性。“我國市場長期存在的新股不敗現象,上市就會有高溢價,進一步推高了市盈率。在這種情況下,二級市場參與者主要的盈利就只有靠交易來從中賺錢,從而導致了高換手率。”天相投資顧問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如此分析。

  聚焦 2 盈利不如第一批,瘋狂超募卻更勝一籌

  與高市盈率發行相伴而行的是,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的瘋狂超募現象也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按照此前發佈的招股意向書顯示,8家公司擬合計發行1.98億股,計劃募集資金總計15.97億元。但是,面對市場的熱烈追捧,在經過一番詢價之後,這些公司的融資胃口陡然大開。按最新公佈的發行價計算,這8家公司實際募資總計將達到49.3億元,超額募資33.33億元,超募倍數高達2.09倍。與首批28家公司相比,第二批8家公司的超募比例更勝一籌。

  其中,擬融資額最大的天龍光電擬募投項目合計投資2.77億元,而實際募資約為9.09億元,超募比例達228%;發行規模最小的陽普醫療,擬募資金額約為1.09億元,而實際募資也達到4.65億元,超募3.56億元。另外,發行市盈率最高的金龍機電,實際募集資金數量為6.783億元,超募比例為171%;另一家發行市盈率過百倍的陽普醫療,預計超募比例更是達到326.87%,刷新創業板紀錄。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