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措辭微變引發人民幣“升值”猜測

時間:2009-11-13 09: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的一個微小的措辭變動一石激起千層浪。根據11日央行發佈的《200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關於匯率形成機制的提法變動為“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其中,“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的新提法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市場由此猜測人民幣會再次步入快速升值的通道。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未來匯率政策將由目前單純的“對美元穩定”轉變為“擴大撥付、對美升值、穩定有效匯率”,也就是説,最早12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就可能再度進入升值空間。

  但更多專家並不認為措辭變化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速度會在近期實質性加快。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央行這次沒有提“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在近期會升值,“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保持自我的意願和主張”。

  不論從12日人民幣在境內市場還是在海外無本金交割(NDF)市場的交易情況來看,市場反應似乎比想像中平靜許多。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報價,12日美元兌人民幣在詢價系統收報于6.8266,比上一天收盤價6.8259略低。而12日傍晚人民幣NDF市場,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報價顯示一年後人民幣匯率為6.7316元,波動也不大。分析認為,儘管央行在措辭上有所變化,但是由於沒有具體的細節,投資者仍在觀望。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指出,這一措辭上的罕見變化,正趕上中國經濟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復蘇、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之際。即將來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幾天后,他將在同中國領導人會面時提出人民幣匯率等許多問題。日前,美國國內要求奧巴馬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給中國施壓的呼聲日益高漲。

  2009年以來,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9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290元,比2008年末升值56個基點,升值幅度為0.08%。“在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中,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人民幣匯率的‘可控性’似乎更加明顯。”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得到進一步確認的情況下,通過匯率來保出口的壓力在進一步減弱,這也是央行在此問題上的表態變化的內在原因之一。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