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全球經濟增長 亞洲新興經濟體穩健前行

時間:2011-05-23 15:49   來源:人民日報

  亞洲一些經濟體近期陸續公佈了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長依然強勁。雖受諸多內外不確定因素影響,但亞洲新興經濟體穩健前行。新加坡大華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許洲德21日對本報記者表示:“亞洲新興經濟體還是很健全的,中短期內會繼續被全球投資者看好。”

  復蘇基礎較穩固

  由於亞洲多國繼續採取緊縮政策來抑制通脹,分析人士普遍預測,2011年亞洲經濟增速將適度放緩。受3月份地震和海嘯影響,日本今年前3個月經濟同比萎縮3.7%,重新陷入衰退。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繼續快速增長,比如,中國和韓國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9.7%和4.2%,但增幅均小于去年四季度。

  新加坡經濟去年增長14.5%,稱冠亞洲。今年一季度,該國經濟同比增長8.3%,好于預期。新加坡貿工部把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4%—6%調高至5%—7%。印度尼西亞今年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6.5%,泰國、馬來西亞等其他東盟國家也實現了5%左右的經濟增長。

  所有這些數據表明,亞洲經濟復蘇的基礎已進一步穩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在5月初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仍然是帶動全球經濟的引擎。報告預測,亞太地區今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3%。其中,中國和印度將分別達到9.5%和8.7%。

  聯合國副秘書長赫茲爾表示,亞太地區面臨著調整經濟結構的歷史機遇。為在中長期內保持經濟活力,該地區需要創造更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同時,亞太地區依然有超過9.5億人每天生活費用不足1.25美元。因此,各國必須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擴大社會安全網路覆蓋面,促進農業和農村地區發展,減少貧困。

  通脹之虎待歸籠

  今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中國總理溫家寶形象地將通貨膨脹比喻為一隻老虎,“如果放出來關進去很難”。通脹成為亞洲地區目前最大的挑戰之一。不少國家央行實施緊縮政策,多次提高基準利率,收回過多流動資金,或者允許本幣升值,以減少輸入型通脹壓力。這些措施初見成效,一些國家物價上漲壓力趨於減弱,但通脹這只老虎顯然還未回到籠子裏。

  印度是亞洲地區物價上漲最兇猛的國家之一。因糧食産量增加,印度主要由食品價格上漲推動的通脹近期開始緩解,但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的通脹水準仍“難以接受”。新加坡國內物價上漲,也令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新加坡傾向於使用匯率政策作為應對通脹的工具,新加坡元在過去一年裏對美元升值了13%。越南的通脹率連續數月維持在兩位數,4月份更是達到了17.5%,創兩年多來新高。而在泰國,由於部分商品價格偏高,今年頭4個月,撥打泰國商業部熱線電話投訴的人次大幅增加。

  許洲德認為,亞洲地區的通脹有週期性因素,也與國際大環境有關。近幾年,亞洲中等收入階層的崛起帶動資産和人工價格走高,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這些都是通脹的幕後推手。

  不過,經濟學家對當前亞洲地區通脹水準是否已經達到峰值意見不一致。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亞洲經濟繼續強勁增長,通脹仍未達到拐點,有關貨幣當局應維持強力對抗通脹的立場。

  內外風險客觀看

  “中短期內,亞洲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全球大環境。”許洲德認為,這些風險包括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持續擔憂、西亞北非地區政局動蕩,以及日本地震和海嘯導致供應鏈受干擾等。

  最近,對希臘的救助問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不過,歐債危機造成的影響暫時還只局限在歐盟內部,沒有形成太大的連鎖效應。西亞北非一些國家政局動蕩,對亞洲和全球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石油供應方面。只要石油供應沒有真正受影響,全球實體經濟就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日本地震和海嘯對亞洲新興經濟體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短期內對供應鏈帶來衝擊。但是許多企業因此意識到“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他們會尋找替代性的供應鏈,這對亞洲新興經濟體來説是個機遇。因此許洲德認為,雖然諸多不確定因素給亞洲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挑戰,但是不會出大問題,“亞洲新興經濟體依然健全。”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