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齊批美經常項目盈餘設限主張

時間:2010-11-10 09: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日漸臨近,各國貿易政策分歧和口水戰也日益激烈。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9日報道,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批評美國,關於設定經常項目盈餘在國內生産總值(GDP)4%之內的建議,同時也反對韓國總統李明博提出的,在未來數月內達成減少出口依賴國經常項目盈餘“具體目標”的建議。而德國總理默克爾11月8日也指出,所謂經常項目盈餘目標“過於狹隘”,他稱貿易保護主義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

  日本再駁“盈餘目標論”

  據日本財務省9日披露的數據,受益於當月強勁出口增長和所得收支增長,日本9月份經常項目順差為1.9598萬億日元,同比增24.3%;其中出口額為5.5474萬億日元,同比增7611億日元。這表明,日本對外貿易依舊是該國的經濟復蘇主要作用力,因此該國顯然不支援經常項目盈餘的目標設定。

  野田佳彥在例行內閣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提及(經常項目盈餘)具體的目標數字,以及這個問題是否會在G20首爾峰會上敲定時,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是,每個國家面臨的情況是不同的。”他還説,“更有可能的是,各成員國領導人可能同意制定修訂全球貿易不平衡的指導性方針,但他們可能不會達成具體細節,而是,由各國財政部門主管來敲定。”

  此前,美國財長蓋特納在韓國慶州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提議,把各國的經常賬戶赤字或盈餘限定在各自GDP的4%以內,而其矛頭似乎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大額貿易順差。同時東道主韓國支援這一建議,韓國總統李明博也曾數次表示,希望G20各成員國領導人能夠在首爾峰會上就經常項目問題簽署具體目標協議,以減少出口導向國的經常項目盈餘。

  不過,在慶州會議上,各國並未能就經常賬戶盈餘提出明確的量化目標,相反蓋特納的建議招致了發達經濟體日本和德國的堅決反對,而日德兩國都擁有大量經常項目盈餘。

  德國警示保護主義威脅

  默克爾8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保護主義是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威脅,各國尚未採取足夠措施確保實現真正的自由貿易。”她呼籲,G20應盡力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儘早結束。

  對於美國此前在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提出的設置貿易經常賬戶盈餘目標的提議,默克爾重申,此項提議“過於狹隘”,“國際貿易不僅僅是匯率問題,更重要的應是提高一國企業的競爭力。”此外,默克爾還對G20成員國樹立非關稅貿易壁壘的最新舉動表示擔憂,其中包括美國國會企圖通過立法“增加市場準入難度的企圖”。

  不過,默克爾在批評美國貿易政策的同時,仍為G20取得的成就進行了辯護,稱該組織成功避免了本輪全球經濟危機演變為長期經濟低迷。

  美韓立場搖擺不定

  作為“盈餘目標論”的提議者,蓋特納近日來的態度似乎搖擺不定。

  本月6日,蓋特納在東京表示,經常項目赤字或盈餘並非要設定限度或目標。在兩天后的印度,蓋特納則強調,G20成員國需簽署“指導性方針”,意在申明貿易不平衡會帶來經濟風險。但他未提出短期的、硬性的量化目標。

  此外,韓國總統國際經濟高級顧問申鉉松8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G20各成員國首先需避免設定關於經常項目盈餘或赤字的目標。他説,“僅僅一個簡單的經常項目目標數字是具有誤導性的,同時也是不可取的。”不過,申鉉松透露,在此次首爾峰會上,與會各國可能會將“指導性方針”列入議題,並敲定原則和落實時間表。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胡一帆分析稱,各國將注意力從外匯管理轉向經常賬戶管理是解決國際不平衡的一個新趨勢。但是要達到一個設定的經常項目佔GDP的目標比例並不容易,因為收支賬戶的結構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發展程度、國家的經濟結構以及採取的財政和貨幣措施等。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