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進口糧食預期助芝加哥小麥期價反彈

時間:2010-08-24 11: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芝加哥8月23日專電(記者李覓)受到俄羅斯將難以避免進口糧食的市場傳言推動,芝加哥期貨交易所23日小麥期價反彈。受到美國玉米豐産預期以及外部市場利空影響,玉米期價下跌。在強勁出口需求的提振下,大豆期價止跌企穩。

  當日,小麥12月合約上漲13.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7.255美元,漲幅為1.9%。玉米12月合約下跌3.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4.3275美元,跌幅為0.8%。大豆11月合約上漲1.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10.055美元,漲幅為0.1%。

  俄羅斯農業部官員23日表示,今年七八月份的高溫乾旱天氣給俄羅斯農業造成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由於氣候異常,俄今年共有1115萬公頃耕地絕收,佔糧食耕種總面積的26%。俄農業部對於全年糧食産量的最新預測為6000萬至6500萬噸,較去年的9700萬噸下跌38%。

  儘管俄羅斯農業部20日就有關俄羅斯將大量進口糧食的傳言予以否認,並稱其為“惡意糧食經銷商的造謠”。而目前俄羅斯部分乾旱地區氣溫回落,降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麥作物的壓力。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沒有足量降雨補充乾旱地區的土壤濕度,今年該國冬小麥播種將被推遲,而作物品質也將受到影響。屆時俄羅斯被迫進口糧食的可能性較大。

  另外,德國部分小麥種植區域遭遇連日降雨,不僅阻礙小麥收割進程,還有可能降低小麥作物品質,也為小麥期價增添利多因素。

  美國農業部當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3760.6萬蒲式耳,略高於市場此前預期的3000萬至3700萬蒲式耳的區間上限。上周美國小麥出口檢驗量為2147.4萬蒲式耳,遠遠高於市場此前預期的1500萬至1800萬蒲式耳。而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1174.5萬蒲式耳,符合市場此前預期的900萬至1200萬蒲式耳。

  近期美國玉米種植帶天氣涼爽乾燥,十分有利於臨近收割期的玉米作物,這進一步提振了今年美國玉米豐産預期,加之當日美元匯率上漲,原油價格下滑,均令玉米期價承壓。

  大豆方面,由於美國中西部大豆種植帶部分地區近期持續乾燥,令投資者預期大豆作物品質受損,加之近期美國大豆出口需求旺盛,抵消了外部市場的利空影響,提振大豆期價止跌企穩。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