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美元在全球外儲佔比創10年新低

時間:2010-07-02 14: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歐債危機及疲軟復蘇的影響下,美元及歐元正逐漸失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月30日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增加其他貨幣的持倉,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歐元和美元比重都出現下降。觀察人士指出,一場央行資産多元化的行動正在展開。

  來自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外匯儲備總額達到8.295萬億美元,高於去年四季度修正後的8.165萬億美元。其中,美元在今年一季度佔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從上季度修正後的62.2%下降到61.5%,為10多年來最低。另外,歐元的比重也由27.3%下降到27.2%。

  不過,日元比重出現提高,英鎊比重則維持不變。IMF只針對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和瑞士克朗公佈個別比重,其他貨幣都被歸在“其他貨幣”項目。該項目的比重從上季的3.1%上升至3.7%,為10年來最高。分析人士稱,一季度被全球各大央行加碼持有的貨幣可能包括加元、澳元和挪威克朗。

  央行被視作是外匯市場的中流砥柱,它們通常把主要來自於外貿和大宗商品出口的美元緩慢而穩定地拋出,換為其他貨幣,從而對匯率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蘇格蘭皇家銀行證券公司外匯策略全球負責人拉斯金説,由於歐元繼續因鉅額財政赤字而承壓,美國也面臨著自己的財政問題,央行有可能正在尋找其他具有足夠流動性的貨幣來存儲外匯。

  亦有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央行在今年一季度削減了歐元儲備,隨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加重,它們還有可能在二季度繼續削減。

  自2010年年初以來,隨著歐元區忙於應對債務危機,歐元兌美元匯率已下跌14%。6月上旬,該匯率甚至跌至1.1876美元的四年新低。

  美元的日子也不好過。聯合國6月29日發佈《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社會調查報告》稱,為提高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應建立一種新的儲備貨幣體系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聯合國認為,美元已經被證明不能起到穩定的保值功能,不具有穩定的儲備貨幣必備要素。

  此外,俄羅斯等國家領導人也都曾呼籲創造一個跨越國家的超級貨幣,取代主導外匯儲備的美元。

  布朗兄弟哈裏曼資深外匯策略分析師溫因斯因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將對二季度的數據産生重大影響。最新數字的確符合央行資産多元化配置的發展。

  7月1日,由於歐元區銀行業需向歐洲央行借款的金額較原先預期少,舒緩了市場情緒,歐元兌主要貨幣匯率在亞洲及歐洲交易時段小幅上揚。截至北京時間1日19時28分,歐元兌美元報1.23美元,漲幅0.78%;美元指數則下挫0.53%至85.60點。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