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對發達國家主權債務風險發出警告

時間:2010-04-21 09:54   來源:新華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日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説,隨著經濟復蘇日益加快,全球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已減弱,但發達國家主權債務風險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問題可能影響全球金融穩定。

  報告説,隨著全球經濟狀況好轉,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已減弱,金融企業杠桿率不斷降低、市場日益正常化,大多數銀行系統的健康狀況也有所改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自金融危機開始以來,銀行資産減記總額已從2009年10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公佈的2.8萬億美元降至2.3萬億美元,銀行資本需求大幅減少。

  報告説,由於發達國家財政收支狀況惡化及公共債務快速增加,全球金融風險正在發生變化。報告認為,投資者對一些發達國家長期償付能力的擔憂可能會轉化為資金短期壓力,因為投資者要求獲得較高收益率來抵消未來的潛在風險,這種壓力可能會加劇部分發達國家銀行的短期貸款難度,對恢復私人信貸將産生不利影響。

  針對發達國家的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有關國家應採取包括調整中期財政政策的措施,確保降低杠桿率過程順利進行,並採取果斷行動完成金融監管改革,以建立更加安全和富有活力的金融系統。

  報告還説,目前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資本流量再次上升的情況。由於經濟復蘇、貨幣升值預期、流動性充沛及主要發達國家利率較低,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資本流入量有所增加,一些國家因此出現通貨膨脹和資産價格泡沫。報告認為,這些國家有必要採取務實方法加以解決,包括綜合運用宏觀經濟政策措施和審慎金融政策措施。

  報告呼籲各國加快落實金融監管改革計劃。報告説,金融監管改革必須儘快進行,解決“太大而不能倒閉”的機會稍縱即逝。與金融危機爆發前相比,一些金融機構的規模和影響力更大,決策者必須認真應對,減少這些機構對整個金融系統可能造成的風險。報告還呼籲,在進行金融監管改革時也要注意維持金融系統安全性和金融創新及效率間的平衡。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