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見好就收”欲出售花旗股權

時間:2010-03-30 08: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消息人士日前表示,美國財政部正在為出售其所持有的27%花旗集團股權制定出售計劃。以花旗當前股價計算,這筆交易將為美國財政部帶來80億美元賬面盈利,成為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救助受困金融機構獲得的最大一筆收益。

  美國財政部3月29日已透露,將在年內出售77億花旗普通股份。

  財政部花旗有望“雙贏”

  消息人士稱,財政部公佈該計劃是為了消除市場對美國政府可能以非公開形式出售這些股份的傳言産生的擔憂。美國前財政部官員米蘿認為,財政部此舉是希望在確保市場穩定的同時,爭取最大化實現納稅人的收益。

  數據顯示,受次貸危機波及,美國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在2007年末曝出逾千億美元的資産減記和信貸損失,並在2008年和2009年期間通過問題資産救助方案(TARP)先後三次接受美國財政部的救助金,總額達到450億美元,成為金融危機時獲美國財政部注資最多的華爾街巨頭之一。

  去年9月,美國財政部將其持有的250億美元花旗優先股以每股3.25美元價格轉為普通股。以上週五花旗收盤價每股4.31美元計,若美國財政部將這部分持股全部清倉,交易總額將達到331億美元,僅次於1987年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公開發售368億美元股份的紀錄,成為華爾街有史以來規模第二大的交易,而這筆交易亦可為財政部帶來超過80億美元的豐厚利潤。

  業界人士表示,在金融業剛剛遭遇巨大打擊不久後便出現如此規模的交易,“是前所未有的”,“是非常樂觀的跡象”。更為樂觀的估計是,如果此次出售如期進行,花旗將有望在年內正式擺脫政府管控,同時美國政府亦可以藉此交易的鉅額回報為其在金融危機高峰期採取的頗受爭議的救助計劃“正名”,可謂“雙贏”。

  此前,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在內的多家華爾街機構已對此次交易可能帶來的鉅額佣金收入虎視眈眈,甚至還有報道稱花旗將提出以折扣價自行承辦此次交易。美國財政部29日宣佈,摩根士丹利將成為本次交易的承銷商。

  TARP計劃“意外”獲利

  美國國會在2008年10月“閃電”通過的總額7000億美元的TARP計劃曾備受爭議,不少批評人士當時認為,該計劃實際是在用納稅人的錢為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過失“買單”。

  不過從現有數據來看,白宮當初的救助行動不但沒有失手,還“意外”獲得了豐厚盈利。到目前為止,除花旗外其他八家接受TARP救助的華爾街機構均已悉數償還政府救助貸款,而除了還款外,美國財政部還獲得了包括利息、股息以及約35億美元認股權證出售在內的諸多其他收入。

  去年12月美財政部公佈數據稱,TARP計劃收回資金總額已經達到1640億美元,且至少産生160億美元利潤。財政部當時還預計,到2010年末,接受救助銀行償還的資金總額將超過1750億美元,這意味著總投入的四分之三將得到回收,而隨著更多認股權證出售交易的進行,財政部的救助收益也將“顯著”增加。

  美國“股神”巴菲特和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對此都表示樂觀。他們認為,美國納稅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為救助金融系統而投入的資金最終將得到補償,甚至有望實現盈利,保爾森更高調宣稱:“我們投給銀行的每一分錢都將被收回。”

  但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接受TARP計劃救助的大型機構能否全額償還救助金仍是未知數,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等汽車業巨頭獲得的逾百億美元的救助金尚不知何時能夠收回,財政部對“兩房”1250億美元的救助金回收更是無望。(楊博)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