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官員:寬鬆貨幣政策退出應加強國際間協調

時間:2010-01-26 08:50   來源:新華網

  世界銀行官員25日説,當前資産價格蘊含的泡沫風險遠遠大於通貨膨脹可能造成的風險。在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上,應加強國際間的協調,這也是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一大教訓。

  世界銀行預測局局長漢斯蒂莫在北京召開的世界銀行《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媒體發佈會上説,當前各國央行應密切關注的新動向是,資産價格是否形成新的泡沫。

  他認為,從全球層面看,如果通貨膨脹形勢出現急劇扭轉,帶來的風險並不大。但如果新的資産泡沫出現,蘊含的風險則更為巨大。

  漢斯蒂莫説,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去年11月以來由正轉負,12月繼續上漲,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密切相關,並不代表出現産能受限的現象或面臨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漢斯蒂莫認為,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不取決於各國經濟復蘇的程度,而更多取決於各國自身的財政空間。比如,儘管東歐國家復蘇滯後,但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空間並不大。而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儘管經濟復蘇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一定財政空間來刺激經濟增長。

  他強調,經濟刺激方案採取逐步退出的方式非常重要。儘管財政刺激政策的退出更多取決於一國國內的情況,但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則需要大量國際間的協調。

  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韓偉森説,在經濟刺激政策退出後,關鍵是創造長久性的需求。中國政府著手在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領域推動的改革,即著眼於此。

  他預計,2010年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小幅正貢獻,而投資貢獻率將有所下降。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仍繼續保持平穩。

  在《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中,世界銀行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的增長率為9%。報告指出,世界經濟2009年下降2.2%,預計2010年和2011年將分別增長2.7%和3.2%。發展中國家有望走向相對強勁復蘇,預計今明兩年的增速分別為5.2%和5.8%,均高於去年的1.2%。

  報告同時指出,雖然金融危機最糟糕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但世界經濟復蘇依然脆弱,如果在包括刺激計劃退出時機等方面舉措不當,有可能導致經濟再次衰退。(羅沙)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