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大買黃金 金價反轉下跌信號出現

時間:2009-12-16 15: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歷史統計數字與經驗顯示,各國央行瘋狂搶進黃金時也就是金價反轉下跌信號出現時。

  各國央行今年爭相大買黃金,是20多年來首見,同時,金價連漲9年後,價格仍頻創新高。央行黃金持有佔已開採黃金比重將近18%。

  紐約研究機構CPM Group預估,美國央行今年將大買黃金1380萬盎斯(相當429公噸),總值達155億美元,是1988年來首見。黃金在1988年大跌15%,並耗時15年才重返先前價位,主因瑞士、英國等央行爭相削減黃金部位。

  金價多頭氣盛,料將創下1948年來最長多頭走勢之際,印度、中國與俄羅斯爭相擴充黃金準備,黃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也大行其道,資金規模最大的商品對衝基金Clive Capital上月拜金價大漲之賜,績效亮麗,創下5月來最佳投資報酬。

  馬利蘭大學商業係教授莫瑞希(Peter Morici)指出:“目前加入搶購黃金行列太遲了。央行投資向來失準,這反映他們對美國經濟與美元長期保值性缺乏信心。”

  倫敦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數據顯示,各國在1980年時也競相增持黃金,當時金價每盎斯衝上850美元。

  根據倫敦研究機構GFMS Ltd.預估,各國央行自1999年以來凈售出黃金4880噸,金價則跌落20年來谷底,每盎斯來到251.95美元。金價于2001年開始反轉上揚,今年12月3日更一度創下1226.56美元新天價。

  美元今年來累貶5.4%,也增添黃金投資魅力。經濟不景氣之際,黃金與美元的保值特性向來為投資人青睞,美聯儲(Fed)的資産負債表規模在15個月之間增長逾倍,達到2.19萬億美元後,美元就喪失避險魅力。

  IMF指出,印度10月份大手筆向IMF購買200噸黃金。“黃金年代”(The Ages of Gold)一書作者葛林(Timoghy Green)指出,印度大買黃金,創下單一央行在如此短時間內最大黃金購買量。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