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拓"欲通過反壟斷審查 加劇中方談判劣勢地位

時間:2009-12-07 09: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礦業巨頭力拓5日在其官方網站挂出的一則公告稱,力拓與必和必拓就成立一家生産合資企業的相關事宜,于當日晚間簽署約束性協議。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合作一旦獲得歐盟及澳大利亞等地反壟斷機構的批准,新成立的合資企業有可能取代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淡水河谷公司,改變當前國際鐵礦石市場格局,進而加劇中方鐵礦石談判劣勢地位。

  號稱十年磨一劍

  這筆籌劃已久的交易在6月開啟,根據原計劃,雙方將於明年1月份簽署協議,但是由於進展順利,雙方最終得以于上週六(5日)提前完成協議的簽署。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是考慮到中國對“兩拓”的關注,一直都以英文發佈公告的力拓公司,在主頁新聞發佈欄目中,特別用中文全文翻譯了這份協議公告。

  公告中稱,生産合資企業將擁有西澳大利亞州現在的和未來的全部鐵礦石資産及債務,並由力拓與必和必拓各持有50%的權益。成立合資公司將對鄰近的礦産資源進行統一經營;通過縮短鐵路運輸和更高效的港口配置降低成本;更多地混礦選擇可實現最大限度的産品回收並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通過整合雙方資源、開展規模更大、資本回報率更高的擴産項目,優化未來增長機會;對管理、採購和日常開支進行整合。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表示,雙方的合作計劃“已經醞釀了十年之久。”兩家公司稱,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此次交易將於2010年下半年正式完成。但是雙方的聲明並未透露必和必拓向力拓支付的具體資金數目,根據此前的提議,這一數目將為58億美元。

  “煞費苦心”希望通過嚴審

  目前雙方已向歐盟委員會以及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 C C C )提交了關於擬議生産合資企業的申報材料,並預計在近期內向其他相關監管機構進行申報。

  這意味著雙方將面臨持續數月的審查時間。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儘管兩家公司已經正式簽署協議,但是其最終的完成仍然面臨很多的阻礙。

  實際上,2008年歐盟委員會曾經以“擔心將導致鐵礦石市場被操縱”為由,否決了當時必和必拓全資收購力拓的計劃。為了使得此次交易順利得到審批,必和必拓和力拓這次可謂“煞費苦心”。

  2009年10月15日,力拓與必和必拓曾宣佈雙方將不從事任何合資企業銷售行為,這也是針對2009年6月5日所簽署的非約束性核心原則協議的唯一重要修改。在本次公告中,雙方同時強調,合資企業所生産的鐵礦石將全部交付力拓和必和必拓,並通過其各自的銷售團隊進行獨立銷售。兩家公司對歐盟的審查表現出“非常配合”的態度,雙方均表示理解歐盟委員會將根據《歐共體條約》第101條(前81條)對生産合資企業進行審查。

  前必和必拓中國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兩家公司在全球鐵礦石行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此次業務合併交易很可能遭到歐盟委員會的反對。之所以把銷售分開,實際上就是巧妙的回避了反壟斷方面的規定,增強順利獲批的可能性。

  上述計劃還將面臨全球鋼鐵行業反對的壓力。歐洲鋼鐵工業聯盟11月16日晚發表聲明,代表歐洲鋼鐵企業向歐盟反壟斷機構呼籲阻止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集團的鐵礦石合資計劃。

  加劇中方鐵礦石談判劣勢地位

  我的鋼鐵諮詢部總監徐向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合作將會改變國際鐵礦石市場格局,有可能取代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淡水河谷公司。

  據了解,按照當前水準,必和必拓與力拓的鐵礦石年産量將合計達到3.5億噸,超過目前排名全球第一的淡水河谷。而如果必和必拓的增産計劃得到實施,那麼兩家公司的鐵礦石年産量將在2011年達到3.75億噸。“作為第一大生産商,他們完全有能力可以通過控制鐵礦石産量來隨意的上調價格。”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因為處於更加壟斷的地位,兩拓在鐵礦石談判中也將更加強勢。徐向春認為,生産業務合併使得兩拓能夠分享各自有關産量的全部資訊,以合作的眼光看待鐵礦石市場的供需形勢,不僅避免了雙方在鐵礦石談判中互相掣肘的局面,同時也可以更加順利的提高談判要價,進一步影響到每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結果。

  一位國有鋼廠高管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擔憂,一旦兩拓的鐵礦石合資計劃實施起來,意味著鐵礦石價格將會更加波動,今後的鐵礦石談判對中方來説將非常被動。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