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債務危機溯源:金融危機刺破迪拜泡沫

時間:2009-12-02 10:05   來源:新京報

  近四年來,迪拜推進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目前揹債約800億美元,國有企業迪拜世界債務違約

  在金融海嘯爆發一年之後,人們以為危機已經逐漸遠去。11月25日,阿聯酋負債纍纍的迪拜酋長國宣佈,將重組其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並把迪拜世界債務償還延遲6個月。據估計,目前迪拜債務約為800億美元。

  消息甫出,全球金融市場震驚。26日,各國股市紛紛大跌。

  27日,香港《文匯報》刊發社評指出,迪拜債務違約風險警示金融危機尚未結束,類似迪拜的房地産泡沫和金融泡沫爆破危機,在全球隨時可能再現。

  禍根 大肆舉債搞建設

  近四年來,迪拜政府野心勃勃要在沙漠上建天堂。問題是,奢華背後,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增加。

  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有句名言:“瞪羚必須比獅子跑得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也必須比瞪羚跑得要快,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瞪羚還是獅子,要比對方跑得快。”

  因為堅信“當第二名會餓死”,迪拜確實跑得很快。資料顯示,最近10年來,迪拜GDP總值增長230%。

  上世紀50年代,迪拜還只是波斯灣沿岸的一個濱海小鎮,人口不過5000多人,沒有電力供應。

  1966年,迪拜發現了石油,但儲量並不豐厚。阿布扎比石油儲藏量佔了阿聯酋的94%,其他酋長國的石油其實很少。賣油致富似乎“此路不通”,迪拜政府決定,積極尋求經濟轉型。

  其後,迪拜的發展建設是全方位、多元化的。70年代開運河、80年代做貿易、90年代推觀光。

  最近四年多以來,迪拜以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和金融中心為目標,推進了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項目。在此過程中,迪拜政府的旗艦公司迪拜世界借了大量的債務,在國內外開展了一系列房地産和基礎設施項目。據統計,近年來全球五分之一的起重機在這裡運轉,共有25萬建築工人在這裡工作。

  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迪拜一時間成了奢華的代名詞。海灣地區富裕的産油國紛紛將通過高油價盈利積累的鉅額外匯大筆投入迪拜,好萊塢的電影明星、體育界的球星拋鉅資到迪拜購置房産。2002年,當2000座別墅尚未建成,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樣板房時,就被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搶購一空。

  然而,伴隨著大規模項目的推進,大量熱錢涌入,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債務也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加。有人認為,“迪拜不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明珠,而是建立在債務上的明珠”。

  爆發 金融危機刺破迪拜泡沫

  金融危機使得全球資産縮水,迪拜當然不能倖免。房價下跌,外資抽逃,迪拜“大建設”諸多項目因資金困難被迫停工或取消。

  去年9月,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嚴重依賴外資的迪拜“大廈將傾”。由於迪拜政府債務主要是主權財富基金(主要指掌握在一國政府手中用於對外進行市場化投資的資金)的形式,這些債務在金融危機期間沒有到期,因此債務問題在過去的一年間被隱藏了。

  今年初,金融危機對迪拜經濟的衝擊開始顯現。今年1月14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旗下的房地産開發公司棕櫚島集團宣佈,迪拜準世界最高摩天大樓的建築工程將停工近一年。該集團聲明,下一步工程將在12個月內再開始。“這是我們調整目前計劃的決定之一,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目前市場的發展趨勢和需求。”

  不過,隨著金融危機深化,房價大幅下跌,迪拜的諸多地産項目因資金困難而被迫停工或取消,“爛尾”項目涌現。有報道稱,當地至少有400多個工程被迫取消,涉及款項超過3000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迪拜的房價相比去年的高點已經折損一半以上。

  如今的迪拜,路邊和機場的停車場裏停滿塵土滿面的豪華跑車,鑰匙還留在車上。在迪拜遊艇碼頭,大大小小的遊艇和船隻上挂滿了“出售”的招牌。附近的鋪有大理石地板的高級公寓空蕩蕩的,不見人跡。迪拜世界旗下的棕櫚島項目也是荒草遍地,油漆剝落。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濟依賴石油出口的阿拉伯世界,相對缺油的迪拜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但迪拜債務問題説明其資産泡沫嚴重,繁榮景象不過是一盤沙堡,難抵侵蝕。由於經濟倚重房地産業和外國投資,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資産縮水,外資抽逃,迪拜最終出現流動性問題。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