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水災致米價暴漲 香港食米供應或將減少

時間:2011-10-28 10: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因交通受阻、米商囤貨等因素影響,泰國米批發價上升2成左右。資料圖片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泰國發生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洪水淹沒稻田,影響香港食米供應。有米商表示,水災影響泰國米收成,加上交通運輸受阻,以及米商囤貨抬高米價,預期下月泰國米供應將進一步減少,進口價勢必暴漲20%,難免要轉嫁給消費者,零售價提價約5%。

  米商將增加內地、越南等食米進口,亦扯高有關地區的食米加價5%至10%,港人不論購買哪個地區的食米都要“挨貴米”。餐飲業表示,與米飯有關的菜式將會加價。

  泰國米是香港主要“米源”,佔香港食米進口量約61%。香港糧油供貨商通泰行總經理李廣林表示,泰國本月初發生特大水災,影響收成,交通運輸亦受阻,當地米商可能趁機囤貨,令米價升幅加劇,供港米量和進口價隨之波動。李廣林表示,目前泰國米的進口價已因水災上升10%,暫未反映在零售價上,預計下月供應量進一步減少,進口價飆升約20%,“這升幅米商較難承受,下月零售價將會加約5%,米商亦會減少進口泰國米。”

  因應泰國米供應緊張,李廣林表示,米商漸漸改為進口內地和越南的食米,需求增加下,他相信必然會推高有關地區的米價,預料內地米將加價5%,越南米則加價10%。現時內地和越南的食米分別佔香港總進口量9.3%和27.2%。

  香港米行商會榮譽會長符之福指出,較優質的泰國香米1年只有1造,在11月、12月收割,擔心洪水未能及時退卻,影響收成,屆時價格必然上升,港人便要“挨貴米”。

  泰國米價上升,食肆難免受影響。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表示,8月泰國總理英拉上臺後,其重農政策已令米價上升,迫使香港食肆,尤其是酒樓增加購入越南米,再混入泰國米煮食。隨著水災惡化,泰國米或乘機加價,食肆會購入更多越南米,“但越南米品質始終不及泰國米,泰國米仍是‘主力’,所以有些菜式如炒飯等要加價。”

  根據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數據顯示,近月供港泰國米有減少趨勢,由年初的近20000噸,減至9月的15300噸;零售價波動輕微,維持每公斤約10.78港幣至11.18港幣。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