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億熱錢涌入 香港資産泡沫瀕臨高危

時間:2010-11-01 14:03   來源:中新網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全球都關注本週三的美聯儲局議息會議公佈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但不管結果如何仍會再度推低美元,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及資産跟隨貶值,吸引海外熱錢涌入香港股市及樓市大肆炒作。業內估計,9、10兩月流入港股熱錢約有8500億元(港幣,下同),令恒指兩個月內上升12.2%。在上個資産泡沫高峰時曾狙擊港元的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將進駐香港準備大幹一場。面對股樓大升,港府官員在多個場合對熱錢流入表示憂慮,市場擔心1997資産泡沫爆破在港重演。

  港股自8月底的20536點升至10月底的23096點,兩個月累積了2560點升幅,市值增加了2.4萬億元,若計及10月中的高位,恒指升幅更逾3200點,市值增長約3萬億元。這兩個月的熱炒端賴資金流入所帶動,隨著新股熱潮與美元疲弱,熱錢將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額由8月的580億元推高至10月的約1000億元,升幅高達7成。

  進邦匯理財務分析總監姚遷指出,資金流入投資市場的最大原因仍與美匯弱勢有關。即使美元受人行加息消息刺激下曾一度反彈,但隨即再次回軟,令股市和商品價格再走強。連“股神”巴菲特也認同,按照目前形勢,熱錢洶湧而至,資産價格必然會被推升,因此買股應比買債好。股市與內地和香港的樓市一樣,同樣面對資金過多利率太低的環境,因此易升難跌,估計在短期內泡沫會爆破的機會應不大。

  令人關注的是,美國將啟動次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即使“印銀紙”的規模可能比預期少,但相信美匯仍會因此繼續疲弱。現時環球股市的市值已由金融海嘯的低位翻一番達50萬億美元,迅速返回2008年7月的水準,並正向著2007年時的60萬億美元最高水準邁進。

  為防禦熱錢大量流入,目前不少新興市場均嚴陣以待。巴西通過徵稅,限制熱錢流入;韓國則考慮對外匯交易徵收“杜賓稅”(Tobin Tax)。不過,香港金融市場對外全面開放,完全沒有管制,一旦其他國家關門,熱錢必定大量流入香港,資産價格肯定會大幅上揚。

  豐盛金融資産管理董事黃國英就提醒,今次升市基礎相當薄弱,“當前世界經濟尚未全面復蘇,美國就業市場仍然疲弱,失業率高企,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正減弱;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未解決,公共債務料繼續上升”。然而全球股市市值卻暴增,反映全球股市已大幅超前世界經濟實際表現,股市水分愈來愈多,市場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流動性過剩,加劇通脹之外,還形成另一個超級資産泡沫,“一旦爆破,殺傷力比金融海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實上,第一輪量化寬鬆聯儲局購買了1.7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和國債,是造成目前各國出現資産泡沫的元兇,而兩年之後的現在,美國失業率仍無法回落,上周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復蘇依然脆弱。可見此輪股市資産上升是與實體經濟表現背馳。

  最近香港有部分企業的業績遜預期,包括中鐵建、比亞迪、思捷、中煤、華電、國壽及新世界百貨等,紛紛被券商調低預測,可見一旦企業盈利支撐不了大市,股市泡沫將面臨大爆破。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