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高企惹抱怨 港府三方向研增住宅地

時間:2010-09-20 14:36   來源:中新網

 

  啟德發展區降低樓宇建築密度後,可發展約二萬九千個單位。圖片來源:香港星島日報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近年香港樓價高企令巿民抱怨,要求增加樓宇和土地供應的呼聲此起彼落。據了解,特首曾蔭權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將會詳細闡述香港在土地供應面對的限制,並循三方面探討長遠增加土地供應的可能性,包括提高巿區發展密度、改變工廈用途、恢復填海或縮減郊野公園範圍等。由於這類政策爭議性極高,港府希望引導社會作出討論,以凝聚共識。

  香港一千多平方公里中,近四成土地劃為郊野公園不能發展,在可以發展的三成未開發用地中,因為近年保育意識高漲,每當發展即惹來爭議,就連新界不少鄉郊最近也陸續變成保育戰場,限制土地供應來源。至於巿區住宅用地,也因為巿民反對屏風樓,要求有更多的休憩用地,令到發展密度大為降低,可建住宅單位大幅減少。近年多個發展項目,就因為減少地積比,令到可建住宅減少逾十萬個單位及七十七萬方呎樓面。

  面對土地供應的限制,港府消息人士認為,社會應循三個方向探討長遠增加土地供應的問題,包括第一,應否在保育及生活環境上作出一點犧牲,提高發展密度,增加樓宇供應;第二,應否改變原有部分已過時的土地用途,例如將部分工廠區改為住宅區;以及第三,應否重新考慮填海或縮減部分郊野公園,直接增加土地。

  香港發展局早前公佈,至今已完成規劃的用地,潛在供應單位數目達到九萬個,其中已規劃項目及新界展區合共可提供逾七萬三千個私樓單位,當局還計劃透過改變工廈用地用途及利用石礦場用地,增加住宅供應。

  據了解,曾蔭權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將闡述連串與土地供應有關的問題,希望可以引發討論,並計劃通過公眾參與活動進行探討,最終凝聚社會共識。

  過去一年協助當局就優化建築設計諮詢公眾的陳智思,一針見血道出降低密度與土地供應之間所存在深層矛盾;他在接受訪問時直言:“現在的樓不能建高,又不建‘肥’,但香港只用了兩成四土地建樓,可以發展的地方其實很少。”

  他認為,佔香港四成面積的郊野公園一定不能用作發展,故有需要善用餘下逾三成尚未“開發”的土地,始能解決發展、保育及降低密度之間的矛盾。

  他説,地産界在諮詢初期曾表達,不應只則重發水樓問題,研究優化建築設計問題時應考慮更大層面的問題,包括土地運用,“現在市民集中居住的好處是交通方便,令碳排放量降低,但若是一直只能使用兩成四的土地,居住環境始終會轉差。”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