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敗走多國:在華關閉4店 因欺詐被踢出日韓

時間:2011-07-15 10:07   來源:新華網——《環球》

環球雜誌201114期封面

  自2010年7月至今,家樂福已經在中國地區關閉了4家門店,儘管總部給出的原因是“局部調整”、“整體中國戰略不會改變”,但時間的臨近很難讓人不將此與“價格欺詐門”聯繫起來

  一袋大米標價37.5元,卻實收顧客55.9元;承諾顧客買貴可以5倍返差價,當顧客要求返差價時卻遭無理拒絕;顧客買回家的罐頭竟然長了毛。這是同一天在家樂福哈爾濱大直街店記者目睹的三起涉嫌超市欺詐等不法經營行為。而此時,距離2月22日家樂福、沃爾瑪超市19家門店因價格欺詐分別被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處以法定最高額度50萬元的罰款,還不到三個月。

  今年年初,歷時一個多月的“價格欺詐門”把家樂福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家樂福中國自1月26日起先後發表三份聲明,對消費者因為價差問題産生的損失進行公開道歉,並執行商品價格差異補償。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在3月初發表的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中表示,價簽問題已經成為包括安全監管和職業道德在內的家樂福關鍵考核指標之一,家樂福必須適時進行自我反思和加強組織管理,合格經營,誠信待客,杜絕一切價格違規行為。

  但消費者的信心並沒有因為道歉而被挽回。自2010年7月至今,家樂福已經在中國地區關閉了4家門店,儘管總部給出的原因是“局部調整”、“整體中國戰略不會改變”,但時間的臨近很難讓人不將此與“價格欺詐門”聯繫起來。

  家樂福價格欺詐的問題是否只存在於中國?如果不是,在其他國家,針對相應問題採取了哪些手段?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還是屢犯不禁?對跨國零售商的監管,到底應該如何進行?《環球》雜誌記者就這些問題對多國家樂福經營狀況進行了調查。

  因欺詐被踢出日韓

  與二十一世紀初在中國市場“高歌猛進”不同,家樂福集團在中國的鄰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卻不斷遭遇“寒流”,最終黯然宣佈出售所有賣場,撤離所在國。

  2000年12月,家樂福正式登陸日本,宣稱要在全日本開設13家賣場,作日本零售業的龍頭老大。當時日本零售業一片譁然,紛紛稱“狼來了”!然後,未及5年,家樂福便將全部8家賣場以其2004年營業額1/4的低價出售給日本永旺公司,完全撤離日本市場。

  2006年3月9日,進入韓國市場10週年之際,家樂福正式發出聲明,宣稱出於全球戰略的需要,正式退出韓國市場,把名下32個韓國賣場出售給樂天集團等韓國本土公司。據韓國樂天經濟經營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家樂福的確進行了“戰略轉移”,將從韓國轉出的6000億韓元(約36億元人民幣)資産用於在中國市場的擴張。但韓國本土零售業內人士認為,家樂福的撤離,歸根結底是在韓國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被淘汰出局,只不過因為成功進入中國市場而保住了臉面。因為到2006年,家樂福的市場份額不足8%,但新世界易買得、樂天瑪特和三星Home-Plus等本土大財團下屬的大型連鎖超市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34%、19%和17%。

  曾在家樂福任職、現擔任韓國樂天經濟經營研究所理事的姜聖賢説,“2001年前家樂福在韓國市場的狀況還比較好。但是從2002年開始,韓國零售市場基本趨於飽和,家樂福擴張實際上非常困難,其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

  2009年10月,家樂福宣佈,出售其在俄羅斯的所有業務,並退出俄羅斯市場。而此時,家樂福在莫斯科的1號門店正式營業只有4個月時間,位於克拉斯諾達爾的2號門店也才于1個月前開張。2010年2月,家樂福在俄羅斯的超市全部關閉。家樂福是在2007年于俄羅斯註冊的,已開業的兩家超市總計投資1580萬歐元。由於存在時間過於短暫,很多俄羅斯民眾甚至不知道家樂福曾在當地開過店。

  嚴格監管讓家樂福服服貼貼

  家樂福的經營方式是薄利多銷,通過控製成本獲得最大利潤,其在世界各地開設的賣場,85%的貨品在當地採購,因此,所在地的商業監管對家樂福的經營有巨大的影響。

  家樂福向供貨商收取“進場費”的經營慣例,今年由於中國一些省市蔬菜的超市標價與實際收購價存在一定差額而被廣泛報道。在韓國,這一所謂的經營慣例受到法律的制約,也遭到了供貨商的堅決抵制。韓國法律規定,大規模銷售性企業在對供貨商提供的商品進行促銷時,所産生的不直接與供貨商有關的費用,不得要求供貨商來承擔。由於家樂福與供貨商談判時,往往面對的供貨商協會或聯盟,使得家樂福這種通過盤剝供貨商攫取利潤受到了阻礙。

  據韓國媒體報道,在進軍韓國市場的10年間,家樂福因亂收費以及拖欠供應商貨款等原因,被韓國政府累計罰款上億美元。僅在2001年,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就對家樂福處以7.546億韓元的罰款。當年9月,家樂福委託一家快遞公司投遞中秋禮品,但在投遞過程中發生差錯,不得不向消費者支付13億美元的賠款。為了轉嫁損失,家樂福在供貨商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扣留112家供貨商的貨款。韓國政府在對家樂福處於罰款的同時,還要求韓國各大報紙發佈對家樂福的處罰內容,家樂福聲譽因此遭遇沉重打擊。

  同樣出現誠信問題的,還有日本家樂福。就在家樂福退出日本市場的當年3月,家樂福被曝在普通日本豬肉上貼優質美國豬肉標簽的醜聞,受到日本監管部門處罰。同時10月,家樂福又出現售賣過期火腿的問題。日本農林水産省在深入調查中進一步發現,家樂福未能正確填寫確認食品標簽資訊的檢查單。由於這些原因,日本的公平交易委員會屢屢對家樂福的欺詐經營進行處罰。

  當然,家樂福“敗走”這些國家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嚴厲的商業監管限制了欺詐性經營,但由於詐欺等非法經營的發生影響聲譽,進而影響經營情況,絕對是家樂福全線撤退的深層原因之一。 (來源:2011年7月1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4期 《環球》雜誌駐東京記者/馮武勇 駐首爾記者/姬新龍 權香蘭 駐莫斯科記者/王萍 謝榮 駐巴黎記者/李明 駐華沙記者/高帆)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