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衛生不過關 邀請記者參觀成走過場

時間:2011-09-26 08:26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

  海底撈衛生不過關 邀請記者參觀成走過場

  編者按:9月10日,記者奔赴位於四川成都西河鎮的海底撈配料中心,要求參觀其底料生産流程。但是,記者有點失望。從設定好的通道匆匆而過,能看到什麼?記者幾次提出參觀內部車間均遭拒絕,理由是記者沒健康證,從表面看,很正常,很合理。但是,為啥我們的另一路暗訪記者,沒有健康證卻連續在生産線上工作了7天?

  記者評論道,簡單的流程讓記者大體了解了海底撈的火鍋底料是如何做出的,工人整齊著裝,認真工作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參觀一家工廠絕非區區十幾分鐘就能結束的,一張“健康證”不是阻擋進一步參觀的理由,承諾參觀就應該做到切實的公開透明,表面永遠是表面,它總是光鮮亮麗,而背後不為人知的才是根本,人們渴望了解“背後”,只有“背後”明亮了,眼前才會更加“耀眼”。莫讓承諾成為一場“秀”。

  臥底海底撈成都底料車間 工人裝袋攪拌不戴手套

  9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成都龍泉驛區西河鎮西河大道上的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這是海底撈火鍋底料生産基地。記者説明來意,保安説招聘需要找招聘通知上的蔡先生。打通電話後,蔡先生簡單問了記者在哪兒,隨後讓記者第二天去廠子面試。

  記者本以為蔡先生會要求立馬去辦理健康證,但記者“多慮”了。蔡先生告訴記者,健康證不用著急,先幹上七天,七天之後再辦。“我們這邊不少人的健康證已經到期了,等需要補辦的健康證多了,大家一起辦。”蔡先生讓記者先交上辦理健康證的費用,工作半年後公司會將錢退還給工人。隨後蔡先生問了記者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讓記者留下身份證,複印之後再歸還給記者。

  9月3日記者開始上班。記者詢問工人為何不在上崗前就辦理好健康證,工人説與老員工一起辦。工作將近七天,記者先後在包裝車間和攪拌車間幹過,並去過其他車間,但從上班到離職,蔡先生一直沒有提過健康證的事情。

  底料漏油了,拆開包裝再回收

  工作第一天下午,記者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公司裏一位領導拿著剛剛冷凍的火鍋底料,看得非常仔細,貌似火鍋底料出了問題。一開始記者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整個下午,記者看到工人們都圍著一個大桶,他們正在剪開已經裝好的火鍋底料袋,然後將火鍋底料倒進桶裏。

  記者發現,類似的回收現象並不少。火鍋底料裝內袋時,因為封口不嚴有時會出現漏油的情況,但在直接裝箱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記者也參與了一次底料回收工作。一天,記者被小組長叫到倉庫,看到二三十個裝有火鍋底料的箱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滲油痕跡。這些底料都是8月份的,有些箱子裏面漏油的有好幾袋。為了找到漏油的那袋,工人們將滲油處的底料拿出來,放在板子上用手使勁揉搓,冒油的就是漏油的底料。找出來後,工作人員將漏油底料剪開,將底料倒進盆裏,然後重新裝袋,其餘底料重新裝箱。整個過程中工人沒有戴手套,手上沾滿油。

  這會不會影響火鍋底料的品質和衛生安全?工人們表示很放心,“保質期12個月,品質肯定沒問題。”一位工人回答道。

  裝袋、攪拌直接赤手操作

  培訓期間,工作人員對記者強調了食品安全。在消毒室裏,記者還看到了形象的衛生宣傳畫,要求腳套、手套、頭罩、口罩一應俱全,衛生消毒步驟也非常嚴格。但工作幾日記者看到,在這裡,大部分情況下工作人員都是直接用手工作,就連裝袋、攪拌這種可能接觸到食物的工種也直接用手。

  火鍋底料生産過程一般會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選料、配料、拌料、包裝。選料時,員工們挑出不合格的貨物或雜物,記者看到,女工挑花椒時沒有戴手套。攪拌車間裏,工人們赤手握攪拌工具。底料熬製成功將要裝袋時,記者也未發現工人手上戴任何衛生防護工具。

  到了裝袋環節,工人似乎不會直接接觸火鍋底料,也沒人戴手套。但事實上,包裝車間的工人們除了包裝外,也有碰到火鍋底料漏油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會赤手剪開內袋的口。

  9月8日,蔡先生把記者安排到拌料車間工作,一位老員工讓記者跟著他去粉碎鹽。老員工站在機器上,記者站在下面,握住袋口的一頭,將鹽抖到袋口後裝進大桶裏。這裡經常遇到鹽撒漏出來的情況,有時候機器裏吹出的風很大,鹽也會被吹得整個車間都是。老員工會拿起掃帚將地上的鹽掃在一起,用手捧起來放到桶裏。

  負責人陪記者參觀海底撈車間 只能從通道觀望張總帶著記者穿過通道走到一個加工車間,門的旁邊有一扇大玻璃,透過玻璃記者看到上百平方米的車間內,四五名工人戴著白色的帽子,在機器上搬運包裝好的底料。張總告訴記者,“這是生産出海底撈配料的最後一步,工人將生産好的火鍋底料按照每箱規定的數量裝到箱子裏。這些包裝好的火鍋底料,將運送到全國各個海底撈的火鍋店,也有一些是賣給顧客的。”她表示海底撈在全國有五十多家直營店,所有的配料都是從這裡運出去的。

  記者提出進到車間內近距離觀看,張總表示參觀工廠只能從走廊的通道上透過玻璃參觀,不能進入加工車間內。並稱無論對待任何人都是一樣的標準,即使是相關領導來工廠參觀也是一樣,不能進入車間。

  隨後張總帶著記者來到了配料加工車間,記者看到幾百平方米的車間上擺放了各種加工調料的機器,靠著窗戶旁邊的不銹鋼機器上工人正在攪拌著配料,不銹鋼架子上擺放著幾個裝滿紅油的盆,而地上擺放著白色的桶,桶裏都泛著深紅色。記者詢問張總,她告訴記者,那些都是加工配料所必須的原料,但當記者詢問她都是哪些配料時,她表示有些是商業秘密不能隨便透露。

  一行四人穿過生産車間進入另一個車間時,記者看到通道門口上寫著類似進入通道必須戴腳套的文字,但一行四人都沒有戴腳套,一路走來也並未有任何人提醒。

  評論:不要將承諾當成一場“秀”

  火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底料,火鍋是否好吃關鍵就是看它的湯底如何,那麼海底撈的配料到底是什麼,這也是市民關心的環節,帶著疑問記者去參觀了配料公司。服務依舊是好,幾次聯繫海底撈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的確在這一點上,海底撈做到了領先。

  但在參觀環節上,簡單的流程讓記者大體了解了海底撈的火鍋底料是如何做出的,工人整齊著裝,認真工作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參觀一家工廠絕非區區十幾分鐘就能結束的,一張“健康證”不是阻擋進一步參觀的理由,承諾參觀就應該做到切實的公開透明,表面永遠是表面,它總是光鮮亮麗,而背後不為人知的才是根本,人們渴望了解“背後”,只有“背後”明亮了,眼前才會更加“耀眼”。

  莫讓承諾成為一場“秀”。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