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貴貴”捲土重來?運動品牌“漲”聲響起

時間:2011-08-01 10:58   來源:國際商報

  自第一季度上調售價之後,包括李寧在內的多個國內運動品牌又開始醞釀新一輪漲價。儘管服裝企業均聲稱因成本壓力而漲價,但還是令消費者“很受傷”。業內專家指出,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國産品牌要認清自身定位的目標人群,不能輕易跟風漲價,要“保質又保價”,而告別“被”漲價需多管齊下。

  自第一季度上調售價之後,包括李寧在內的多個國內運動品牌又開始醞釀新一輪漲價。在棉價從高位回落的今天,“成本上漲論”已然站不住腳,但多個品牌為何仍不約而同地掀起漲價潮?

  運動品牌“漲”聲響起

  “現在的運動鞋一季比一季貴了,以前200多元就能買雙國産品牌的運動鞋,現在沒有300元拿不下來,和國外品牌的價差其實已經不大了。”從事審計工作的消費者李陽説。

  記者從部分國內運動品牌企業獲悉,新一輪漲價正在行業內醞釀。李寧公關事務經理徐瑞坤向記者證實,李寧第四季度訂貨會于6月底結束,其中服裝和鞋産品的平均零售定價增長均超過10%,相較今年上半年訂貨會8%的漲幅,成本因素令價格又走高了不少。

  另外,安踏公司一內部人士透露,之前市場零售價已經調整過,但鋻於安踏8月份將公佈上半年業績,目前“不方便説”,公司可能會在四季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價格。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運動品牌年內第一次漲價了。早在今年3月底,耐克“領漲”引發多個國內品牌“跟風”上調産品價格,部分産品價格漲幅達兩位數,連續兩次提價後,運動品牌的價格已經是“一山比一山高”。

  面對國內運動品牌掀起的這一輪漲價風,消費者紛紛表示“傷不起”,不少網友還對此進行了調侃:“李寧,漲價皆有可能”,“安踏,漲價永不止步”,“三六一度,多一塊錢”……

  漲價“不約而同”為哪般

  儘管服裝企業均聲稱漲價源於成本壓力,“不得已而為之”,但這種“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式的全行業漲價還是令消費者“很受傷”,更讓不少人聯想到此前的日化巨頭聯手調價。消費者不禁疑問:各家企業漲價何以如此“步調一致”?

  不少品牌堅持“成本推動説”,稱受到原材料、人力、商業地産推動的門店租金上漲等成本因素導致企業利潤率低迷,不得不通過提價緩解企業壓力。而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指出,成本壓力加大是不爭的事實,但遠未達到將這些運動品牌逼到非漲不可的地步。

  記者發現,曾經是運動品牌上一輪調價的主要推手——“瘋狂的棉花”價格事實上已經從高位回落,難以成為運動品牌漲價的理由。鄭州期貨交易所近交割月結算價已經從春節後的3萬多元回落到2.4萬元的水準,一季度支撐多個運動品牌漲價的主因已然站不住腳,國內運動品牌此時選擇再度調價,令人意外。

  與此類似,作為服裝原料之一的化纖價格進入第二季度後也有明顯的下降。根據中國紡織網的數據,近3個月華東市場的PTA價格下降超過16%。“從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PTA價格走勢來看,今年4月至5月份處於上揚乏力的狀態,這與4月份國際原油價格下降有關,PTA價格回歸,同樣也使棉花失去了上漲動力。相較于3、4月份的價格高位,目前PTA價格進一步回落,運動品牌現在漲價似乎站不住腳。”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的總編劉心田説。

  另外,此前“用工荒”導致江浙紡織企業用工成本大幅提高,進入二季度之後也已經維持在穩定的水準。“事實上,運動品牌的品牌附加值在其價格中所佔比例較大,因此其利潤空間足以消化由於各項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各品牌選擇在當前這個時點漲價,一來可以將成本壓力作為理由,弱化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敏感度,二來也能夠借此提高利潤率,保持領先地位。”朱慶驊説。

  屢屢提價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市場銷量。以李寧為例,漲價令其今年第二季度服裝和鞋類産品訂貨數量分別下降超過7%和8%。

  告別“被”漲價需多管齊下

  記者發現,儘管“成本推動”因素不可忽視,但細細算賬,部分為了維持高利潤率而漲價的企業,僅僅是將這“受不了”的人由股東換成了消費者而已。“國內運動品牌銷量的增長很大程度取決於其與國際運動品牌相比較低的價格優勢,但通過幾輪價格的上調,這種價格優勢已逐步削弱,部分款式的國內運動鞋價格與國際品牌阿迪達斯、耐克的價格相差無幾,這將使其銷量受到一定的衝擊。”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説。

  業內專家指出,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國産品牌要認清自身定位的目標人群,不能輕易跟風漲價,要“保質又保價”。本土品牌應對價格調整慎之又慎,不能“一線漲我也漲”。確實需要調價的時候,對調價時間、調價範圍、調價區域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價格梯度,減少消費者的流失。“加快推出新品也可以提高利潤率、對衝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這對服裝企業來説至關重要。這不僅更容易滿足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購買慾望,加快企業的存貨週轉速度,更能通過漸進的方式增加消費者對價格上調的接受度。”品牌推廣研究機構“關鍵體育”總裁張慶説。

  更有專家認為,當前物價上漲壓力較大,在全民“抗通脹”的時代,負責任的企業除了漲價,還應該探索其他渠道消化成本,相關部門在營造良好的流通環境、為企業減負等方面也應有所作為。

  上海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曉齋等專家建議,企業要正視消費者的感受,可以通過更合理地調配廣告投入和管理商場促銷人員等方法來消化成本。除了傳統的大賣場等渠道,企業也可以嘗試網路行銷等無店舖銷售方式。此外,大賣場等零售終端收取的進場費、上架費、促銷費等既多且雜,相關部門應予以規範。

分享到: 新華微博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