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如何在網際網路發展的現階段改變我們的生活

時間:2011-07-21 07: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即將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活,包括改變我們自己。如果這一宣言看起來似乎過於大膽,那麼,看看網際網路是如何影響現代教育、通訊、商業、科研、國家管理和整個人類社會後就會知道它並沒有過分誇大。而且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物聯網,這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全新階段,人類可以把大量的數據採集、分析和分配轉換成各種資訊、知識,甚至是智慧。從這一角度來看,物聯網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我們已經實施了幾個物聯網相關的項目,它們向我們展示了其縮小貧富差距的能力,它們可以將世界資源提供給更需要的人們,並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星球並學會預見問題。

  今天的物聯網

  在我們講述物聯網目前的發展狀況之前,有必要為物聯網明確一下概念。根據Cisco IBSG諮詢機構的觀點,物聯網是當物體或物理對象接入網際網路的數量超過了全球使用網際網路人數的一個時間點。

  2003年,地球上共有63億人口,但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只有5億部。將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除以地球人口總數,我們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不到0.08台。根據Cisco IBSG公司對物聯網的界定,在2003年時,物聯網並不存在。

  2010年,隨著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迅猛發展,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數量達到了125億部,地球人口共有68億。這樣,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達到了平均每人1.84台。Cisco IBSG諮詢公司研究員認為,物聯網是在2008-2009年間問世的。

  圖1 2008-2009年物聯網問世

  Cisco IBSG諮詢公司預計,到2015年,接入網際網路的設備將有250億部,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00億部。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預測數據中並沒有考慮到網際網路技術和設備加速發展的因素。圖1中所列出的數據主要依據目前現狀。也就是説,圖中所列出的接入設備數量可能是被低估的。因為上述預計性統計包括了目前還沒有上網設備的全球人口數。如果只考慮上網人數,那麼平均每人的接入設備數量還要高出很多。

  當今世界,幾乎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東西,特別是在網際網路中。像思科的行星皮膚(Cisco Planetary Skin)、惠普的“地球中樞神經系統”(HP CeNSE)和智慧微塵等都可以接入上百萬個、甚至幾十億個感測器。在未來,奶牛或其他種類動物,還有植物、水管、鞋子等物體都將能夠接入物聯網,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當帶有計算系統、軟體和服務的千百億感應裝置都能夠接入網際網路時,我們將能夠聽到地球脈搏的跳動。惠普實驗室資深研究員Peter Hartwell認為,這將使處於目前網際網路發展階段的通訊領域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深刻的變革。

  物聯網是網中網

  目前,物聯網是由一些彼此關聯不大的分散網路組成的,每一條網路的架設都是為了解決自己領域內的特有問題。例如,在汽車裏有這樣幾條網路:一條控制汽車發動機,另一條控制安全系統,還有一條支援通訊服務等等。在辦公樓或者居民樓中也架設了許多條網路,分別控制取暖、空調、空氣乾濕、電話通訊、安全和照明等等。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這些和其他許多的網路都能夠彼此接入和聯通,並使其在安全、分析和管理方面獲得更多的優勢(見圖2)。可以説,物聯網在開創人類新元素方面擁有更強的優勢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圖2:物聯網是網中網

  物聯網的意義何在?

  在討論物聯網的意義之前,需要搞清楚網際網路和所謂的World Wide Web之間有什麼區別。這些術語經常被用作同義詞使用,但網際網路首先是網路的物理層面:交換機、線路和具體的設備等等。網際網路的主要功能是快速、可靠和安全地將資訊從一個點傳遞到另一個點。Web是淩駕於網際網路之上的協議層面的概念。它的任務是為網際網路資訊傳遞創造介面。

  一、Web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演變

  Web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明顯的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研究階段。當時Web被叫做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並主要由研究類的大學使用。第二階段可以稱為是“流行階段”。在此期間,出現了“域名熱”:每家公司都想在網際網路上建立自己的資訊,向人們宣傳自己的産品和服務。

  Web技術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從靜態數據向動態資訊傳遞過渡,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瀏覽産品和服務等資訊,還能夠進行交易。在這一發展階段,市場上涌現出了像eBay和Amazon.com這樣的公司。此外,這一階段也見證了.com的興與衰。

  Web技術發展的第四階段(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是“社會”階段或者説是“用戶嘗試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收購類似Facebook, Twitter和 Groupon這些利潤率較高的公司變得越來越流行。這些公司使人們聯繫得更加緊密,更加方便地接入網路並通過文字、照片和視頻等手段與親朋好友和同事們交流個人資訊。

  二、物聯網:網際網路的首次進化

  與Web技術不同的是,網際網路的發展首先是數量變化,幾乎並沒有品質上的變更。目前,網際網路能夠做到ARPANET網路時代能做到的一切。在那一時代還有好幾個通訊協議(如AppleTalk, Token Ring和 IP),現如今只剩下IP了。

  在這種情況下,物聯網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我們在物聯網上,首次看到了網際網路物理層面上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樣一個質的飛躍將為生活帶來驚人的改變,尤其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休閒方式。目前,物聯網在溫度傳感、壓力、振動、照明、濕度和物理負荷感應領域都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些應用也有助於我們預測各種問題。

  此外,網際網路已經開始滲透到某些原來不可能進入的領域。病人開始嘗試吞咽網際網路設備來準確診斷某些疾病和查明病因。接入網際網路的顯微傳感裝置也可以加固在植物、動物和地理建築上。從另一方面看,網際網路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像思科太空網際網路路由(Cisco IRIS,Internet Routing in Space)計劃框架下的開放宇宙中。

  三、我們靠通訊發展

  人類隨著交流的發展而發展。一旦完成了某個發現,就沒有必要再去重新完成。對於新發現來説,最好要弄清楚資訊傳遞和使用的原則,要看看人們通常會怎樣處理這些獲取來的數據(見圖3)。該圖中的金字塔上有幾個層面:數據、資訊、知識和智慧。數據是變成有用資訊的“原材料”。原始數據本身有可能是完全沒有用的,但收集的大量數據會有助於揭示規律性和發展趨勢。積累的資訊將會化成知識。關於知識的最簡單概念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資訊”。智慧是知識加經驗。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但智慧卻不會改變。但所有過程都源於數據的收集。

  圖3:人類將數據化成“智慧”

  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數據和智慧之間的直接聯繫。數據數量越多,知識和智慧也會更多。物聯網就是一種激進的擴展數據的方式。數據容量的增長加之網際網路傳遞數據技術的發展將幫助人類更快地向前發展 。(中國貿促會電子資訊行業分會供稿 編譯:張冬楊)

  譯自:2011年7月5日【俄羅斯】IKS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