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資訊振興規劃:6000多億投資主場是3G

時間:2009-02-23 10:2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為人矚目的電子資訊産業調整振興規劃上周終於如願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該規劃的正式出臺令電子資訊産業界內外都為之鼓舞,此次會議確定電子資訊産業的三大重點任務:完善産業體系,加快産業升級和增強競爭力;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提高軟體企業自主發展能力;以應用帶發展,強化資訊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應用,培育新的增長點將成為今後3年電子資訊産業的風向標。

  有關人士分析説,從具體措施上看,此次振興規劃主要會從提振出口和擴大國內消費著手。

  據了解,電子資訊産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整合電路升級、新型螢幕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行動通訊産業(3G)新跨越、數字電視推廣、電腦提升和下一代網際網路應用、軟體及資訊服務培育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資訊産業。

  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資訊産業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振興我國電子資訊産業,必須強化自主創新,完善産業發展環境,加快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産業發展。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我國電子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增幅同比回落6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28804億元,增長10.2%,回落9.4個百分點。2008年1至11月,電子行業累計實現利潤1232億元,同比僅增長1.1%,增幅同比回落15.2個百分點。

  工信部統計數據也顯示這種狀況,2008年1-6月份,我國工業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工業增加值增速大體保持在16%左右,進入7月份以後,增速逐月放緩,到11月份增速只有5.4%。

  評論指出,規劃的出臺將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電子資訊産業面臨的不利局面,並在短期內能提升該行業的景氣度。有專家對媒體表示,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電子資訊産品都佔有很大的比重,電子資訊産業對拉動經濟增長、安排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此次出臺的規劃提出加大投入、強化自主創新、加強政策扶持等措施,好處很多。

  業內人士指出,通信設備、電子、彩電、軟體等行業將直接從電子資訊産業規劃中受益。

  坊間媒體報道指出,振興計劃提出的五點措施,其中特別提到的“三網融合”會在政策扶持下,在2009年至2011年加大投入建設,會形成6000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以彌補金融危機給通信設備産品帶來的出口影響。專家介紹,三網融合是一種廣義概念,指的是3G網、下一代網際網路和數字電視三大網路的物理合一,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例如“IPTV”、“手機電視”等跨行業業務。

  有分析師此前也表示,政策中6000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由於下一代網際網路、數字電視網路建設的投資規模過去幾年都相對較小,因此,主要的投資將是在3G行動通訊方面。

  據專家透露,未來3年中國對3G的公共投資總額將可能達到1.8萬億元至2萬億元人民幣。另有數據顯示,開放3G市場將每年增加100萬個就業機會和1800億元的GDP。

  此外,在電子資訊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將支援骨幹企業建設6代以上液晶屏生産線,數字電視推廣應用和産業鏈建設,實現平板産業升級和彩電工業轉型,國內平板産業將直接受惠。在數字電視推廣應用和産業鏈建設上,將建設數字電視內容綜合服務體系和國家數字電視應用工程中心。

  來自天相顧問的一份分析報告稱,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國際電信廠商遭受的損失更為嚴重。這會成為國內電信設備廠商切入、擴大海外業務規模的良機,為今後的快速增長奠定基礎,而振興規劃將為通信設備廠商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

  渤海證券電信行業分析師認為,電子資訊行業振興規劃推出後,各級政府將加大對資訊産業的投資力度,加快本地區的電子資訊建設項目。預計政策將會有效推動出口增長、刺激消費,消化電子資訊産品的庫存。短期內會促進企業生産的運轉,促進實現“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目標,長期則達到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目的。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