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引擎”拉動內需調整振興雙效齊顯

時間:2009-11-06 08: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9年,中國汽車産銷在一片悲觀的預期中實現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加速增長,成為外需疲軟環境下的中國內需最閃亮的增長點。在促進量的增長的同時,政策還促使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結構發生了良性變化,並推動汽車製造企業開展對外並購及兼併重組,向優化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積極方向轉變。

  兩個“想不到”

  2009年10月20日,一輛金橙色解放J6在長春一汽緩緩駛下生産線,這是今年在中國生産的第1000萬輛汽車,這場遲來的慶典也完成了在場所有人的一個夙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去年中汽協已經開始籌備慶祝1000萬輛汽車的下線慶典。但是誰也沒想到,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增長強勁的國內車市突然“急剎車”,其中8、9月份更是出現了負增長。數據讓大家的心越來越涼:第一季度增長21.8%,第二季度15.4%,第三季度-1.9%。全年汽車銷量938萬輛,僅增長6.7%,為近10年來最低增速,産銷超千萬輛的希望化為泡影。

  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汽車産業出現了大幅度的銷量下滑。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面臨破産,豐田、本田等出現嚴重虧損。國內車企也由於經濟環境低迷導致汽車銷售疲軟,廠家向經銷商壓貨,不斷降價壓低利潤,大批經銷商倒閉,廠商矛盾激化,汽車出口下半年出現嚴重下滑。

  當帶著2008年的這個“意想不到”展望新的一年時,全球多家知名汽車諮詢公司均給出了悲觀的預期:2009年中國車市零增長或者微增,並且不排除有負增長的可能性。

  2009年中國車市的現實情況又一次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從3月份開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年公佈的數據幾乎都是汽車銷售增長的“喜報”。其中,1至9月,國産汽車産銷961.27萬輛和966.27萬輛,同比增長32.01%和34.24%,增速創歷年最高,國産汽車産銷逼近千萬輛大關,超過去年全年。

  汽車“引擎”拉動內需

  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和擴散,我國實體經濟也受到了很大衝擊,經濟增速從2007年的13%快速下滑到了2008年4季度的6.8%。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能力已明顯減弱。2008年11月,出口已經出現月度負增長,外部需求明顯收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

  近幾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不到40%,而美國卻一直在70%左右,我國內需增長潛力較大,一直是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汽車應當是我們整個消費結構升級的一個經濟熱點,應當給它創造一個更大的空間,讓它能夠為我們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被定位為2009年至2011年汽車産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同時,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也陸續出臺多項優惠措施,其中減徵乘用車購置稅、開展“汽車下鄉”、促進汽車消費信貸等政策很有效地刺激了汽車消費。

  量增同時結構調整提速

  “無論是低端車還是高端車,都依賴於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但是今年有一個情況是,無論如何高端車市場的增速已經不及兩三年以前。”一位專家説,往年高端車增速大約超過整體乘用車市場增速的2/3甚至1倍。但今年整個高檔車的增速只有22%,不到整體乘用車市場增速的一半。

  我國今年自1月20日起,實施對排量在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受此優惠政策的有效拉動,1至9月,乘用車1.6升及以下同比增長60%,與之相比,1.6升及以上車型同比增長僅為11.9%。前三個季度1.6升及以下排量汽車銷售量佔966萬汽車總銷量的70%。

  董揚認為,這一措施對調整汽車消費結構效果非常顯著。據了解,購置稅政策頒布以後,在排量選擇上,尤其是1.6升與1.8升的比較選擇上,有34%的消費者原先在1.8升和1.6升之間徘徊,在購置稅調整政策作用下更傾向於1.6升。另外,由於1.6升以下的産品,佔整個乘用車産量的70%,佔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産量的80%。因此,這一政策對自主品牌車企今年的業績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兼併重組是《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後最熱門的話題。目前中國國內整車企業超過150家,數量眾多,但其經營規模和核心技術能力與國際巨頭們相差很大。中國汽車行業多年來的聯合重組進展緩慢,而強強聯合和兼併重組是優化産業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一項重要措施。

  廣汽收購長豐、吉利競購沃爾沃,2009年中國汽車企業的兼併重組和海外並購可謂風生水起。據媒體報道,僅6月到8月,國內準備合併或具有合併意向的被披露的項目就有7個,涉及14家本土汽車公司。這種大規模的企業兼併重組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中國汽車産業的分散格局。(邢梅)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