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甘做兩岸文化使者 續寫富春山居圖歷史

時間:2011-05-26 10:07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5月25日電(記者 汪恩民)“富春山居圖像徵中華民族對文化的不懈追求,它的故事還要靠我們一代又一代來續寫。”被譽為“兩岸文化使者”的中國銅雕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今天將自己創制的《富春山居圖》珍藏銅雕藝術電話卡贈送浙江省博物館紀念典藏,為兩岸文化交流再添一筆。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是一代山水畫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一生最傑出之作,現在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之“剩山圖”、臺北故宮博物館之“無用師卷”,因為“一半在臺北,一半在杭州”而備受世人矚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表示,希望兩幅畫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在聽到溫家寶總理的感慨後,我更加堅定了要為兩岸文化交流做一點事的決心。”僅2010年,朱炳仁就三赴臺灣,與臺灣文藝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多次赴臺交流中,朱炳仁了解到《富春山居圖》的合璧早已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2010年他與臺灣雕塑藝術家楊奉琛聯袂創作了銅雕作品《本是同根生》,並舉辦了“兩岸兩人銅雕藝術展”,先後在杭州、臺北、高雄展出。

  後來,在參加“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高層論壇”之後,朱炳仁又萌生將《富春山居圖》鏤刻于青銅電話卡上的想法,希望通過方寸天地將這幅命運多舛的畫卷完整地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據悉,該套作品將於《富春山居圖》臺北合璧之日在杭州正式發行。

  “富春山居圖上充滿了歷史故事,象徵著中華民族對文化的不懈追求。那段曾經被烈火焚燒的歷史,使畫的歷史內涵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朱炳仁告訴記者,《富春山居圖》的傳奇故事,還需要通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傳講下去。(完)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