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寶”大陸安“新家”

時間:2011-04-18 13: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片來源:“中央社”
 

  4月16日12時25分,一架貨運包機載著來自寶島臺灣的一對梅花鹿和一對長鬃山羊,徐徐降落在山東省威海機場。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到大陸安“新家”了!

  大陸專家組3次赴臺考察

  梅花鹿名字是“繁星”和“點點”,長鬃山羊則以“喜羊羊”和“樂羊羊”命名。兩對臺灣寶貝的新家在劉公島。

  劉公島,距威海市區2.1海裏,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處1.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劉公島自然風光秀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是1988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記者在劉公島見到,為了迎接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從島上的碼頭廣場到候船廳都進行了重新鋪裝改造,隨處可以感受到喜慶的氣氛。

  威海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張劍説,為迎接“島寶”的到來,威海市精心準備。自2010年5月開始,大陸先後3次組織專家考察組赴臺,就飼養技術、飼料供應、疫病防治、飼養員培訓等,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7月,臺灣專家組到威海實地考察,雙方就做好迎接工作進一步交換意見,以確保各項準備工作順利圓滿。

  3個大棚種樹確保吃飽吃好

  乘船登上劉公島,“繁星點點”、“喜樂羊羊”的新家,地處劉公島中部陽坡地帶。

  據介紹,長鬃山羊館舍面積207平方米,活動區面積2500平方米,梅花鹿館舍和活動區面積也分別達到96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其他配套設施還有飼料存放室、管理用房、監控室、研究醫療中心、遊客服務用房、科教館和接待用房,共2787平方米。

  長鬃山羊和梅花鹿館舍緊緊相鄰,館舍建設採用膠東沿海民居特有建築“海草房”的風格,這種海草房冬暖夏涼,綠色環保。館舍內部,工作人員設置水槽和食槽各一個,方便動物取食。館舍外部,墻體設計成泥木外觀,自然美觀。在館舍內還配套了自動控溫水暖地暖系統,更新了園區圍欄,提高了舒適度和安全性。

  為了讓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吃好,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已建好一個1500棵桑樹的大棚,另一個2000棵的桑樹大棚和6000棵的枸樹大棚也正在建設中。還建造了一座能滿足“島寶”一週食量的冷風庫,為方便飼料運輸並避免運輸過程中飼料受到污染,還購置了一輛飼料專供車。

  配備了X光機等醫療設施

  為了照顧好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對照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的標準,在島上全部配齊了7大類動物藥品,配備了X光機、血液分析儀和手術臺等醫療設施,聘請了3名高水準的專業獸醫、飼養員。還安排4位專業人員與兩名臺灣專家一道,嚴格按照標準,對“島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檢驗隔離,確保動物健康安全。

  威海市是農業部認定的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區域內無禽流感、新城疫、豬瘟、口蹄疫等。自1995年以來,島上除野生梅花鹿以外未存養偶蹄動物。四面環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是阻斷動物疫病傳播的天然屏障。經監測,劉公島上的梅花鹿從未發生檢疫對象中的動物疫病。

  劉公島景區的資源保護、管理服務和旅遊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榮獲國家文明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等榮譽,每年進島遊客達150萬人次以上,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勝地。(本報記者 宋學春)

  連結

  臺媒祝福“寶貝”抵“新家”

  臺灣贈送大陸的珍稀動物長鬃山羊、梅花鹿16日平安抵達新家山東威海市劉公島。17日臺灣各大媒體稱“羊鹿結伴登陸”為“兩岸之喜”。《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大篇幅報道“臺北市立動物園辦喜事,山東威海劉公島熱鬧迎娶,下月公開亮相,也許年內有好孕”。

  臺灣《聯合報》也在“話題”版以半版篇幅報道“梅花鹿、長鬃山羊嫁到山東適應好”,並詳細介紹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環境。專訪台北動物園發言人,表達“盼他們登陸生寶寶”的美好祝福。

  中天電視臺等也報道了這兩對動物朋友抵達大陸的新聞。

  (本報臺北4月17日電 記者陳曉星、吳亞明)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