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俗廈門鬧元宵 澎湖縣長為大米龜“點睛”

時間:2011-02-18 08:56   來源:中新社

  祖國大陸最大的“米龜”,臺灣阿美族、泰雅族演員的精彩歌舞,風行廈臺的“宋江陣”……廈門、臺灣兩地眾多精彩的民俗活動,17日一一亮相廈門,共慶元宵佳節。

  歷史上閩臺兩地都把龜視為靈物之一,因此形成了年節時用糧食做龜祈福的習俗。17日中午,由廈門和澎湖兩地師傅共同製作,祖國大陸最大的7.1萬斤米龜亮相廈門青礁慈濟宮。

  澎湖縣長王乾發和廈門海滄區副區長何伯星共同為米龜“點睛”。王乾發表示,每年元宵節,澎湖宮廟都會舉辦乞龜活動,成為澎湖當地最富傳統的文化習俗。他希望乞龜活動能在廈門重新興盛,讓閩南地區這一傳統習俗能重新發揚光大。

  據介紹,米龜將在青礁慈濟宮展示3天,之後將制龜的米分給廈門當地殘疾人家庭、紅十字超市等,傳遞兩岸民眾共同的愛心。

  臺北新世紀藝術團亦來到了廈門,參加第七屆海峽兩岸元宵民俗文化節。泰雅族的迎賓舞,卑南的《花之季》充分展現臺灣少數民族同胞歡快奔放的性格;最後,新世紀藝術團演員和現場的廈門演員、觀眾共舞高山情,將兩岸歡迎佳節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作為和臺灣一水之隔,習俗文化相近的廈門,今年已是第7次舉辦兩岸元宵民俗文化節活動。本屆文化節還將舉辦兩岸民俗文化展演、臺灣商品義賣等活動,充分展現廈臺兩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親緣。(記者 陳悅)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