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與網友交流 臺媒稱許“網路問政”

時間:2010-03-02 08:45   來源:人民網

  2月27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線上交流。(來源:新華社)

  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網友線上交流,回答了有關反腐、房價、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臺灣媒體對此密集報道,網路即時滾動公佈對話內容,《聯合報》等臺灣有影響力的報紙28日均大篇幅報道這場“網路問政”,給予積極評價。

  《聯合報》關注ECFA

  一位名為魯雲平的網友,自我介紹是臺商,問總理今年兩岸經濟的發展會有哪些突破,《聯合報》文章全文報道了溫總理的回答。文章説,溫家寶與網友交流時表示,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上,大陸會考慮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為了照顧臺灣中小企業、廣大基層民眾特別是臺灣農民,大陸可以“讓利(吃點虧)”。文章詳細介紹:溫家寶在回答大陸臺商“魯雲平”的提問時説,2008年兩岸貿易往來超過1200億美元,其中臺灣順差770億美元,去年雖遇到金融風暴,但兩岸貿易額還是超過1000億美元,臺灣順差650億美元。目前投資大陸的臺商廠家超過8萬家,因此,適時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符合兩岸人民利益。

  文章報道:溫家寶説,為了做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需要把握好三個問題:第一、平等協商;第二、互惠互利;第三、要照顧對方的關切。充分考慮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大陸將充分照顧臺灣中小企業和廣大基層民眾的利益,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利益,在這些方面,大陸可以做到讓利。

  文章結尾引用溫家寶的話説:道理很簡單,“因為臺灣同胞們是我們的兄弟”。

  《中國時報》説房價

  《中國時報》的長篇報道關注溫家寶對於房價問題的解釋。文章説,面對網民詢問高房價何時緩解,溫家寶説:“群眾對高房價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蝸居的滋味!我從小學到離開家的時候,全家5口人,只有9平方米(約近三坪)的住房。當然,時代不同了,我們應當按照現在的條件改善群眾住房。”即將於3月5日向全國人大提出《政府工作報告》的溫家寶強調,政府將依法對圈地不用、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行為進行懲處。

  文章報道:溫家寶説,我懂得兩個問題可以危及到社會的穩定以至政權的鞏固,一個是貪污腐敗問題,一個是物價問題。我是從這樣的高度來看待物價問題的。因為我們大多數群眾生活的水準還比較低,價格的上漲,特別是日用生活品的上漲,對他們影響很大。“我知道價格連著人們的生活。”溫家寶説。

  臺媒稱許“網路問政”

  《聯合報》的文章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透過新華網與網友交流,網友們的提問五花八門,小至關心溫家寶母親的病情,大至對社會民生的關注,議題琳瑯滿目。近年來大陸高層開始使用網路與民眾溝通,而地方政府更時興網路問政。《經濟日報》題為《網路問政反應超熱烈》的文章説,溫家寶與網民交流不到半個小時,已有超過19萬個留言涌入。

  《工商時報》發表文章評論説,趕在元宵節前夕,溫家寶履行去年和網友們的約定,在網路上和網民相見歡。全球數億人同時在網路上看溫家寶2010年的“網路問政”,超過20萬個問題等著他回答。“他(溫家寶)放下身段告訴網友們,他真誠地回答每個網友的問題,或許沒有辦法解決每個問題,但是他感謝網友的幫助,他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來感謝網友讓他了解民間疾苦。”(人民網特約記者 邰文欣)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