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簡介

時間:2010-04-12 08:43   來源:台灣網

  李敖,臺灣當代作家,1935年生,祖籍吉林省扶余縣。生於哈爾濱,後遷居北京、上海等地。1949年舉家赴臺,定居臺中。

  1954年考入臺灣大學法律系,未滿一年自動退學,旋再考入歷史系。

  1957年在《自由中國》發表《從讀<胡適文存>説起》,引起胡適注意,後任蒙元史專家姚從吾助手,並考入臺大歷史研究所。

  1961年11月于《文星》雜誌發表《老年人和棒子》,揭開六十年代臺灣“中西文化論戰”的序幕。此後出任《文星》總主筆。陸續發表《播種者胡適》、《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中國思想趨向的一個答案》等文,激烈抨擊與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剪掉傳統的臍帶”,鼓吹胡適“全盤西化”口號。遭到國民黨策動的文化圍剿,以致對薄公堂。1965年《文星》被迫停刊,遂靠經營舊電器維持生計。

  1970年因彭明敏出逃案而被軟禁,翌年被捕,判以10年徒刑,1976年減刑獲釋,擔任土木包工。

  1979年夏出版《獨白下的傳統》、《李敖文存》等。1981年因蕭孟能控告其侵佔案再度下獄。1982年出獄後陸續創辦《時代》系列雜誌,出版《韆鞦評論》、《萬歲評論》、《朝代評論》叢書,宣稱絕對反國民黨,絕不妥協。曾在1982—1983年間參與發起“批康(寧祥)”風潮,但並未參與黨外政治運動。

  李敖是臺灣知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黨外政論家”。因數度入獄而必然造成一種“給國民黨難堪的心度”。依此,1983年5月,臺灣一批持有政見的知識分子投書《民主人》,支援李敖出任“黨外黨魁”,並競選第七任“總統”,稱他有足夠的影響及威望。他仗義執言,打抱不平的正義精神,深受臺灣各界人們的敬佩,甚至把他捧為崇拜的偶像。

  李敖曾對臺灣康寧祥的“主流派”進行過一系列的殘酷鬥爭,發表過《黨外與混蛋》等批康文章,指斥康寧祥等人是“國民黨同路人”,“盜竊了黨外的名器”,“冒充主流”,其實“只是泡沫而已”。並自詡是“超級鷹派”人物。  

  李敖與臺灣國民黨外的新生代之間,也不時形成倏聚倏散式的重行組合或分道揚鑣。他也一度因為不滿所謂的新生代而宣佈“隱而不退”、“獨立戰鬥”的口號。有人説他一旦與那些“新生代”聯合,他又以“先知”、“導師”、“大思想家”的面目出現。

  李敖善罵,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余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大概無人能望其項背!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掌政的年代,他因發表抨擊當政者言論而在1970年入獄五年八個月。獄中,因為住房價格暴漲,賺得平生第一個百萬。 有人説他靠打官司賺了不少錢,但他説,靠打官司賺錢太笨了,真正的有錢人是靠錢來賺錢,現在他就以這一方式來賺錢。談起李敖,無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奇人! 1999年8月18日,臺灣的第三大黨新黨宣佈徵召他為臺灣第10任"總統"候選人,引起震撼。

  李敖著作:《北京法源寺》、《傳統下的獨白》、《歷史與人像》、《教育與臉譜》、《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文化論戰丹火錄》、《上下古今談》、《胡適研究》、《胡適評傳》、《孫逸仙和中國西化醫學》、《大學後期日記甲集》、《大學後期日記乙集》、《獨白下的傳統》、《李敖文存》、《李敖文存二集》、《讀史指南》、《要把金針度與人》、《孫中山研究》、《蔣介石研究》、《蔣介石研究續集》、《蔣介石研究三集》、《蔣介石研究四集》、《蔣介石研究五集》、《蔣介石研究六集》、《蔣經國研究》、《論定蔣經國》、《國民黨研究》、《國民黨研究續集》、《民進黨研究》、《冷眼看臺灣》、《鄭南榕研究》、《中國性研究》、《中國命研究》、《李敖情書集》、《李敖書信集》、《李敖對話錄》、《愛情的秘密》、《波波頌》、《大學札記》、《李敖札記》、《李語錄》、《胡適與我》、《世論新語》、《求是新語》、《李敖隨寫錄前集》、《李敖隨寫錄後集》、《李敖自傳》、《我最卻忘的事和人》、《你不知道的彭明敏》、《給國民黨難看》、《給外省人難看》、《給臺灣人難看》、《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上冊)》、《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下冊)》、《早年日記》、《蔣介石評傳(上冊)》、《蔣介石評傳(下冊)》、《蔣介石的真面目》、《李登輝的真面目》、《李登輝的假面具》、《為自由招魂》、《你不知道的二二八》、《另一面的二二八》、《李敖書序集》、《李敖回憶錄》、《李敖快意恩仇錄》、《李敖報刊集》、《李敖書翰集》、《李敖書簡集》、《李敖書札集》、《李敖書箋集》、《李敖書牘集》、《李敖書函集》、《李敖書啟集》、《李敖好訟集》、《李敖放刁集》、《李敖鬧衙集》、《李敖弄法集》、《李敖刀筆集》、《醜陋的中國人研究》、《白眼看臺灣》、《法眼看臺灣》、《國民黨臭史》、《蔣家臭史》、《老賊臭史》、《中國近代史新論》、《中國現代史正論》、《中國現代史定論》、《李敖密藏日記》、《李敖五五日記》、《為歷史撥雲》、《白色恐怖述奇》、《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李敖論人物》、《李敖藝術新研》、《李敖迷信新研》、《我是景福門》、《你是天安門》、《為文學開窗》、《你不知道的二二八》、《李敖回憶錄》、《周越墨踐研究——你不知道的故宮博物院》、《笑傲五十年》、《第一流人的境界》、《李敖智慧書》、《恰似我的溫柔》、《啟發你的小故事》、《君子愛人以色》、《只愛一點點》、《從萬囊到臭屎淮》、《我們沒有明天》、《李敖生死書》、《李敖韆鞦評論叢書》。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