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科:桃園縣

時間:2010-02-25 13:08   來源:新華網

  桃園縣顧名思義原本即是盛産桃花的地方,但桃花樹已不多見,早期曾因遠東第一大水庫-石門水庫的興建而名盛一時,許多觀光客到桃園,勢必要到石門水庫。境內最重要的地點,莫過於桃園國際機場,每年利用桃園機場出入境旅客達二千余萬人次,對桃園縣來説等於是臺灣大門之所在。

  桃園素以工商大縣、國際機場所在地為大家熟知,然而桃園族群多元的文化加上豐富的山水景觀、草花王國的故鄉、千塘之鄉的美名,交融成屬於桃園的風華面貌,在在顯示桃園是個風景明媚的縣份,境內慈湖蔣公陵寢、後慈湖、頭寮經國先生陵寢、小人國、角板山及拉拉山神木區,都是知名的觀光名勝。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規定,臺灣地區行政區劃原來包括,一級行政區有2個省(分別為臺灣省與福建省,已虛級化)、2個“直轄市”(分別為北臺灣的臺北市與南臺灣的高雄市),二級行政區有18個縣(其中16個縣是“臺灣省轄縣”,2個是“福建省轄縣”)及5個“省轄市”。三級行政區為鄉鎮市區,四級行政區為村裏。

  2個“直轄市”:臺北市、高雄市

  5個市:基隆市、臺中市、新竹市、臺南市、嘉義市;

  16個縣:臺北縣、臺東縣、澎湖縣、花蓮縣、屏東縣、高雄縣、臺南縣、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彰化縣、臺中縣、苗栗縣、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

  2個“福建省轄縣”:馬祖縣(連江縣)、金門縣。

  2009年,臺當局通過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行政區為臺北縣、臺中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2010年12月25日將各自正式成為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並與未變動的臺北市成為“五都”。其中高雄市為高雄縣與已為“直轄市”的高雄市合併升格。2010年12月25日起,臺灣地區將有5個“直轄市”,其中虛級化的臺灣省改為下轄3市12縣。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