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金庫:約400噸黃金儲藏深山

時間:2010-02-20 08:33   來源:人民網

  文園

  在臺北縣新店新烏路上,有一個叫文園的山洞,它被稱為臺灣“最神秘也最值錢的山洞”,因為它裏面藏著價值7000億元新台幣的黃金和白銀。由於“憲兵”把守門禁森嚴,外界很少能一窺文園的究竟。

  有的金磚重二十幾公斤

  文園從外面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營區,高高的圍墻、通電鐵絲網,門口持槍的“憲兵”走來走去,因此許多路過的遊客根本不知道營區內藏有大量黃金。文園佔地2萬多坪 (1坪約合3.3平方米),黃金就儲藏在人工開鑿的隧道式山洞裏,山洞有防盜、防震、防火、防搶、抗炸等各項安全措施,由臺軍“憲兵”205指揮部1個連隊100多人駐守。

  營區內只有排老舊的平房,大家以為是“憲兵”住的地方,但工作人員解釋那是倉庫,而“黃金山洞”的入口,沒有任何遮掩,走進營區就能看見。通過一道遙控卷軋鐵門後,“立委”們走進了山洞。洞裏面很乾淨,空氣清爽、燈光明亮,完全沒有一般山洞的潮濕感。

  洞內的走道非常寬敞,大概有七八米寬,卡車都開得進去。往前走大約10米,一扇非常厚重的大鋼門擋住了去路。等工作人員打開三道密碼鎖後,金磚便出現在“立委”們面前。據“立委”盧秀燕介紹,庫房有前後二間,由兩人分別管這兩間庫房的密碼,但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密碼。掌握密碼的人都在“中央銀行”服務很久,幾乎沒有換過人。另外,還有一個人知道所有的密碼。

  金庫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滿山儘是黃金磚?沒有那麼誇張啦,就是庫房裏左右兩排櫃子裏都放著黃金而已,跟我想像的一堆金山有點落差。”盧秀燕這樣形容。庫房長約30米,寬約6米,兩層樓高,屋頂是橢圓形。庫房內兩邊各有一個櫃子,三層,一格一格的,每格都放有64塊黃金。櫃子除了上鎖,還裝有防彈玻璃,據説可以防90式手槍。櫃子裏的黃金有的是大長條形,像巧克力一樣;也有像蓋房子用的紅磚塊,但比較薄一點;也有的形狀像梯形。因為是不同時期買的,所以這些金塊的模樣也各不相同。儘管金塊有4個阿拉伯數字編號,但無法分辨哪些是國民黨撤退時帶到臺灣的,哪些是後來買的。這些金塊的重量,從12公斤到二十幾公斤的都有,拿起來摸摸,感覺非常重,要用兩隻手捧著。以現在的價格來算,這裡的一塊黃金就值好幾千萬元新台幣。

  美國逼著買下大量黃金

  當年國民黨運送黃金、銀元到臺灣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上海“央行”直接上碼頭,以海關緝私艦運送到臺灣,另一種是其他地區銀行的金條、銀元,以陸路方式運送到廈門鼓浪嶼,再以軍艦從廈門運送到臺灣。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監察院”在1949年的報告中,顯示有390萬兩黃金庫存,還有價值等於400萬兩黃金的純銀與美金。所以蔣介石當局的“央行”赴臺後,共有約800萬兩黃金的財力,其中部分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確實發揮了穩定臺灣金融的作用。

  藏黃金的文園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説非常神秘,但早在八九年前,臺“立法院財委會”的 “立委”就曾經低調去看過,當時“立委”們非常驚訝,因為庫房結構雖然非常堅固,但裏頭卻相當破舊,黃金就直接擺在幾根鐵柱焊成的鐵架上,也沒有防彈玻璃罩住,設備相當簡陋。“立委”看到鐵架都生銹了,氣不打一處來,讓臺“中央銀行”限期整改,於是才有今天的規模。“黃金山洞”裏除了黃金,“立委”介紹説,還有一些蔣介石紀念銀幣、李登輝就職典禮紀念金幣。另外,當年國民黨當局從大陸也帶去不少袁大頭銀元、白銀條。“中央銀行”官員表示,這些袁大頭、白銀條價值不高,才值幾十萬元新台幣而已,又重又不值錢,所以“中央銀行”後來就再也沒收購過。

  根據臺 “中央銀行”公佈的資料,目前儲藏在山洞裏的黃金總重量,約合4億克(約400噸)。這些黃金價值7000億元新台幣,而當初蔣介石從大陸帶去的黃金,幾乎都快花光了,只佔山洞內所有黃金儲量的7%。臺“中央銀行”的官員向“立委”們透露,其餘的黃金都是後來在美國政府的逼迫下所買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與臺灣地區的貿易往來中,逆差非常大,因此強迫臺當局向美國購買黃金。盧秀燕説,“以現在來看,這樣也很好,黃金價格一直飆漲,我們賺了很多錢。”

  駐軍都沒看過金磚

  臺媒體發現,文園金庫附近的居民,幾乎都知道自己與一座金山為鄰。有記者想借附近民宅頂樓,作為制高點拍攝文園營區部分風貌,卻遭住戶們毫不猶豫地拒絕,“抱歉!沒辦法讓你上去拍照,太敏感了,要是出什麼狀況,不是我可以承擔的。”像這位姓劉的住戶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文園金庫是否真藏有黃金,但面對媒體的詢問避而不答,警覺性很高。

  一名從文園營區退伍的“憲兵”在談到當時值勤的情況時,對於黃金儲藏模式三緘其口,“主要就是站哨而已,除了‘央行’的人,我們根本無法靠近庫房,更別説接近黃金。多數人服役一年多,金條長什麼樣根本沒看過”。除了警覺性高,據其他退役“憲兵”介紹,營區駐軍對金山的看管還有自己的一套。駐軍上級規定,全連不能同時出營區跑步,一定要有人留守,連吃飯都分兩類不同飯菜,以防集體中毒、昏迷的意外發生。營區與地區警方的警報器是串連的,一旦有狀況警察也會前來支援,鄰近“憲兵”單位也會火速趕來。

  1948年,擔任浙江銀行主任的彭晨,接獲來自蔣介石政府的命令,要其在短短數日,把銀行資産裝箱轉運,跟隨軍隊撤到臺灣。但因為當局各個單位也都在忙著轉移,所以這道命令國民黨沒有給予彭晨任何支援,他只好帶著十幾位助手沒日沒夜地將黃金打包。“那時候所有國民黨軍隊,都集中在浙江、上海,當地根本沒有老百姓了,身邊都是軍隊,沒有人敢打我們黃金的主意。”當時彭晨等人甚至必須獨自護送裝滿黃金的車隊,送到停在上海岸邊的軍艦上。

  彭晨回憶説,隨行的銀行職員不可能對黃金有非分之想,“當時要進銀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操守,比現在的銀行要求嚴格得多”。他笑説還忘不了把黃金裝箱的那幾晚,這是他專屬的戰時回憶。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