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兩岸關係大事記-2月

時間:2010-01-20 08:48   來源:華夏經緯網

  2 月1日 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揭牌,保障兩岸直航安全暢通。

  位於福州長樂市閩江口洋嶼作業區的福建鑫通碼頭迎來第一艘來自臺灣的件雜貨輪寶宏3號。

  2月3日 海峽交流基金會在臺南舉行“2009年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包括大陸各地眾多臺商協會負責人在內的200多名臺商及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等參加聯誼活動。

  江丙坤:海基會已匯整臺商需求送海協會,尋求協助。

  臺企聯會長張漢文:臺灣公營事業商品將進軍大陸。

  第二屆閩臺民俗新春晚會喜慶開鑼。

  2月4日 馬英九指示臺經濟建設主管部門,應加速研議連接金門、廈門的“金嶝大橋”興建案,並儘早提出評估報告。

  臺“經建會”則表示,本月內會將規劃案送至臺行政主管部門。

  兩馬同春鬧元宵大型燈會亮燈。

  2月5日 臺灣新竹交大與上海交大合作進軍生醫工程。

  臺灣陽明海運與上海振華港機簽下5000萬美元訂單。

  汕頭市通成船務有限公司獲得國家交通運輸部頒發的臺灣海峽兩岸間水路運輸許可證,成為廣東省首家獲得批准對臺海上貨運直航的企業。

  《福建省沿海港口佈局規劃(2008—2020年)》正式出爐。

  2月6日 閩臺首屆鎏金銅佛精品展暨名家品鑒活動在福州開幕,60多座鎏金銅佛精品跨越臺灣海峽來到福建,這是臺灣民間文物首次成批量到大陸展出。

  2月7日 多霧季節上海海事部門為直航臺船舶“保駕護航。

  2月8日 鄭州至臺北首個空中直航正式開通。

  2月9日 應臺灣工業總會之邀,上海市副市長唐登傑率上海海峽交流促進會考察團一行十三人,到臺灣進行經貿交流。

  臺灣棋院舉行聯誼懇談會,盼加強兩岸棋手交流。

  備受關注的“海峽快捷航運”項目簽訂投資意向書,正式落戶江陰港區。

  2月10日 福州“兩馬同春鬧元宵聯歡交流團”在臺演出。

  首家臺企入駐廈門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

  大陸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的義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兩岸鋼鐵企業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的新階段。

  香港廈門聯誼總會考察團拜會金門縣長李炷烽,考察金門的投資環境。

  2月11日 臺灣慈劑骨髓幹細胞中心將首次向浙江溫州兩名骨髓病患者捐獻骨髓。

  臺北市向民眾徵集2010上海世博會臺北館創意。

  廣東省政協首次特聘臺胞僑胞委員參會提建議。

  2月12日 廈門市市長劉賜貴表示將推動廈臺産業“十項對接”。

  在閩就業經商或長期居住港澳臺人員將納入醫保。

  臺灣六大工商團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臺當局應該儘速簽訂兩岸綜合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ECA)。

  臺企內地首獲直銷牌照,在滬13個區經營87種産品。

  2月13日 大陸首家臺商全額投資國際旅行社在廈門創辦。

  2月14日-15 臺灣河北經貿參訪團與唐海簽訂57億元合作意向。

  2月16日 江蘇南通口岸首次直航臺灣船舶啟航。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受權公佈第二批指定經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共113家。

  荊門白鹿春申請接納臺灣回贈大陸梅花鹿落戶。

  2月17日 黃孟復率中華全國工商聯代表團抵臺。

  孔子世家譜臺灣900多人首次錄入。

  ,北京故宮介紹兩岸故宮交流情況,達成八點共識。

  2月18日 阿里巴巴與臺灣貿協合作推外銷平臺。

  2月20日 全國工商聯農業産業商會與臺灣光彩事業促進會農業委員會在臺北簽署備忘錄,加強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2月21日 以臺南市地方民意代表李錦泉先生為團長的近40名臺南市民意代表、里長抵達湖南長沙,開始了為期八天的參訪交流活動。

  2月22日 兩岸“三通”後福建首個省級經貿交流團赴臺交流。

  2月24日 産自臺灣的一千余箱優質高麗菜空運北京,正式進入市場銷售。這是繼臺灣水果銷往大陸之後,臺灣蔬菜首次進軍北京,登上市民的餐桌。

  2月25日 陳雲林會見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一行。

  邵琪偉率大陸旅遊業代表團抵臺,參加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旅遊業聯誼會,議應對危機之策。

  上海涉臺仲裁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專門仲裁涉臺案件的地方性仲裁專業機構,也是上海為進一步推進滬臺兩地經貿發展,維護在滬臺胞合法權益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為滿足客流快速增長需要,廈金航線五通海空聯運碼頭擴建工程25日開工。

  2月26日 兩岸實現雙向郵電通匯,臺92個網點可匯款至大陸。

  邵琪偉提出兩岸旅遊業共抗金融危機五建議。

  2月28日 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服務座談會召開。

  福建漳州市設立涉臺案件審判庭,大陸地區首創。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