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在島內受關注

時間:2010-05-20 10: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腸病毒一直在島內流行,臺灣研發相關疫苗已到臨床試驗階段。

  5月18日,臺“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在瑞士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期間向島內媒體表示,兩岸各自研發腸病毒疫苗,進度差不多,近期兩岸將在上海召開專家會議,就病毒疫苗研發開展交流合作。

  他還表示,9月臺灣將開始疫苗的臨床試驗,“我們的疫苗也可以到大陸做臨床試驗”。

  對此,島內業者分析,這意味著,臺灣疫苗臨床試驗的困境將得以緩解。

  大陸支援可緩解困境

  近年來,腸病毒在大陸、臺灣地區、越南和馬來西亞流行。1998年臺灣發生腸病毒71型大流行,造成78名兒童死亡,臺灣當局開始自行研發腸病毒71型疫苗。

  據報道,臺灣衛生研究院已掌握腸病毒疫苗關鍵技術。為確保疫苗符合WHO規範,臺灣衛生研究院將委託經WHO認證的英國實驗室進行毒性測驗及安全評估,預計7月取得報告後,向“衛生署”申請新藥試驗許可,9月展開第一期臨床試驗。

  臺灣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曾參與腸病毒疫苗研發。蘇益仁向媒體表示,疫苗研發到第三期時,臨床實驗人數要夠多、至少上千人,而且是不曾被感染的成年人。在臺灣非常不容易找到足夠的試驗人數,透過兩岸合作可以克服這樣的困境。

  望推動兩岸醫療衛生合作

  與此同時,楊志良還向媒體表示,在WHO大會期間,與大陸衛生部長陳竺談得最久,將近一個小時。他説雙方就兩岸在食品衛生安全和肺結核防治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楊志良説,他也邀請陳竺訪台,實地了解臺灣的醫療和健保。希望未來在兩岸“兩會”的商談中,可以推進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協議的商簽。

  據島內媒體報道,楊志良此前還透露,“兩會”未來商談中有可能會涉及包括兩岸共同開發新藥,特別是主要由華人服用的藥物等議題。此外,臺商在大陸就醫、臺灣醫療人員能否在大陸執業等問題都是兩岸普遍關注的。

  兩岸已建立常規聯絡管道

  今年是臺灣第二次作為觀察員參與WHO大會。除在會議期間溝通外,楊志良表示,兩岸已建立常規的聯絡管道。

  楊志良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兩岸已經建立起食品衛生和疾病聯繫管道,有事可以隨時聯絡。臺灣方面由疾病管制局和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負責和大陸方面聯繫。如果碰到與疾病或食品安全有關的問題,就可以透過這個管道,隨時與大陸衛生部聯繫。

  楊志良説,兩岸都非常關注醫療衛生問題。因為兩岸之間的往來是擋不住的,臺灣有許多人到大陸工作和旅遊,大陸也有很多人在臺灣消費。兩岸間常態化的共同疾病防控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記者 樂天)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