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富春山居圖分離360年後6月將合璧 展期4個月

時間:2011-05-12 11:05   來源:中新網

 

    5月11日,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前半段《剩山圖》赴台啟運儀式在杭州舉行。朱引煒 攝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兩岸攜手促成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6月1日登場,展期長達4個月,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與浙江博物館館藏“剩山圖”,兩件瑰寶分離360年後將合璧展出,重現元代黃公望曠世傑作的原貌,此展也被視為兩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臺北故宮強調,想要了解黃公望習畫的淵源與對後世的影響,一定要參觀這個展覽。

  溫家寶去年初以“富春山居圖”比喻兩岸分合,頓時讓此畫知名度大增。浙江省長呂祖善去年6月參訪台北故宮時,宣佈將出借浙江博物館珍藏的“富春山居圖”中燒燬的一卷“剩山圖”,消息一齣引起兩岸高度討論。

  臺北故宮表示,黃公望是元代四大畫家之一,大約50歲才開始作畫,“富春山居圖”是他晚年80歲至82歲間的長卷畫作,描繪遊居富春江一帶的山川風物。這幅畫是黃公望晚年的精心傑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曠世名跡。

  清朝順治年間,收藏者吳洪裕臨終時,囑咐家人將“富春山居圖”焚化陪葬,導致畫作一分為二,前段為“剩山圖”,由浙江博物館收藏,後段則為臺北故宮館藏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這次也是此畫分離360年後首次合璧,更是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第一次借展。

  臺北故宮指出,6月1日至9月5日舉辦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共有80幾件展品,除有浙江博物館的館藏,還有來自雲南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北京故宮、大陸的國家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所珍藏的黃公望書畫珍跡。

  此展共分為兩期,第一期展出四個單元,時間為6月2日至7月31日;8月2日至9月5日則展出兩個單元。想要完整了解黃公望,至少要到臺北故宮兩趟,才能欣賞到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其中第一單元就是民眾最期待的是合璧後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