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去天津,發現那裏大小餐館、店舖林立,“來自寶島”、“源於臺灣”的招牌,顯示出其身份的特殊。
臨近體育館的一家甜品店,老闆來自臺灣。中午時分,客人頗多,老闆親自端上奶茶或食品,還跟客人聊上兩句。閒聊中,得知他姓林,臺中人,2003年到福州創業,2009年轉戰天津。
像林先生這樣從臺灣到大陸打拼創業的“個體戶”,數量每年都在增長。從大環境上講,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出臺,都促成了新一波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熱。從小環境而言,大陸各省市,為吸引臺資、鼓勵臺胞創業,也都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以天津為例,今年出臺的新政策規定,臺企享受“非禁即入”的準入政策。
“非禁即入”,包括天津在內的很多省市對臺商進入都設定了很低的門檻,加之大陸方面也在不斷規範投資環境,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保護臺企商標權等,這些都使得臺商來大陸發展創業的意願轉化成現實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今,對臺商而言,如何在大陸生存和壯大顯然更值得思考。林先生説,隨著沿海城市人力成本的增加,發展空間變小了。像他這樣從沿海轉戰內地的臺商不少,可失敗的案例也不少。“像我這家店,就是一個臺灣朋友經營不下去,才轉手給我的。”未來,如何尋找生存空間,差異性或許是一個思路。臺商可以帶來一些大陸少有的新鮮産業或臺灣的優勢産業,可以在大陸延續發展。
大陸方面,各省市在出臺惠臺措施時,是否可以考慮適當引導臺資企業的進入。當臺企已成為大陸經濟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準入門檻降低後,儘量減少重復性和盲目性,才可稱之為雙贏。(李煒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