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臺籍委員為兩岸鄉親奔走“發聲”

時間:2011-03-15 15:21   來源:中新社

  8份大會發言材料、56份個人提案、1份社情民意資訊。這是駱沙鳴第四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所做的貢獻。

  作為生活在大陸的臺籍人士、全國政協臺盟界別委員,為了給兩岸鄉親謀更多福祉,駱沙鳴奔走兩岸聽民意做調研,向政協大會提交了大量提案,在全國“兩會”上為兩岸鄉親們“發聲”。

  2008年,駱沙鳴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走進人民大會堂。首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駱沙鳴向大會提交了18份提案,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保護等諸多領域,其理性而又飽含真情的文字,處處彰顯著這位臺籍政協委員心繫兩岸的赤子情懷。

  身為醫院的主任醫師,駱沙鳴日常工作的繁忙可想而知,他卻在工作之餘完成如此多的提案,且涉及多個領域,關切到兩岸鄉親的方方面面。

  “這些提案需要花不少的時間去準備。”雖然忙碌,駱沙鳴卻不知疲倦。他表示,作為臺籍委員承擔的責任是“雙重”的,不僅要讓大陸鄉親的意見體現在提案上,更多的是應把反映臺灣鄉親意願、想法、需求的聲音在全國“兩會”發出。

  目前,臺灣籍的全國政協委員有39人,他們活躍在大陸的政治舞臺。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臺盟中央及臺盟界別委員共提交提案193份,全國臺聯及臺聯界別委員共提交提案69份。

  為了完成這些提案,委員們奔赴福建、遼寧、新疆、四川4省區,就臺資中小企業發展、臺灣學生在大陸就業、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臺商融入大陸社會、臺資北上內遷西遷等情況開展考察。此外,部分委員還前往臺灣進行文化參訪,深入民間、少數民族部落,了解不同基層群體對於兩岸交流的訴求。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説:“我們來自基層,與人民群眾有很多聯繫,要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

  在今年政協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臺聯副會長葉露昆向大會提交9份提案,都為涉臺提案,如支援福建承接臺灣産業轉移、擴大臺商投資區、兩岸聯合辦學、為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提供便利等。

  葉露昆在全國“兩會”上為兩岸鄉親“發聲”,讓他欣喜的是,得到來自臺灣鄉親的回音。

  剛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執教于中國人民大學的林承鐸,是臺灣臺南縣人。他就葉露昆提出兩岸聯合辦學的建議表示,兩岸聯合辦學能夠優化兩岸師生資源配置,將對兩岸文化的深入交流提供機遇和平臺。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