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兩岸文教交流可在既有基礎積極擴大

時間:2010-12-21 14:07   來源:中新網

  12月21日上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兩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在臺北圓山飯店登場。圖為陳江二人在會談開始時相互握手致意。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攝

  兩岸兩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今天(21日)在臺北舉行,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致詞時表示,過去幾年來,兩岸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雙方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或在已經簽署生效的協議架構下,積極擴大往來。

  江丙坤説,例如臺灣的大學將從明年起開始招收大陸學生來臺就讀,這是促進兩岸青年學生進行學術專業領域的交流、深化彼此了解的好機會,也希望兩岸的有關機關及學校之間,能儘早規劃展開具體的準備工作,使這一個重要的交流措施能順利實施。

  江丙坤説,兩岸兩會自前年六月恢複製度化的協商與互動之後,雙方秉持“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原則,持續針對兩岸各個交流領域長期累積的問題進行溝通與協商,共同建構了有效處理與解決問題的機制,使兩岸間的交流能夠在穩定與可信賴的軌道上向前發展。過去這兩年半以來,兩會所簽署的14項協議,都是為兩岸交流建構基礎的重要工程。不僅如此,兩會制度化的協商與互動,也是兩岸關係正面、穩定發展的指標,更是臺海以及整個區域和平與繁榮的保證。

  江丙坤説,今年6月下旬在重慶與陳會長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並且在9月12日正式生效。這項協議是兩岸經貿交流進一步制度化的關鍵,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里程碑。尤其,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格外有它重要的意義。這説明瞭,兩岸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開展經貿領域的合作,在對等與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確保兩岸關係的穩定與和諧。

  江丙坤説,第五次會談的時候,雙方同意在這次臺北舉行會談,將就“兩岸醫藥衛生合作”以及“兩岸投資保障”兩項議題進行討論。過去幾個月來,雙方的業務主管單位間已經舉行多次的溝通。在醫藥衛生方面,健康為人類共同關心的議題,維護兩岸民眾的健康權益,也是兩岸之間共同關心的最大公約數。過去這段時間,在兩會的安排下,兩岸主管機關的人員已經就“兩岸醫藥衛生合作”議題達成共識。

  江丙坤説,簽署這項協議,對於疫情的通報,藥品、中藥材或醫療器材的管理,新藥的研發,建構明確、可操作性的合作規範,共同促進兩岸人民的健康,也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並兼顧産業的發展。這項協議跟以前簽署的食品安全、農産品檢疫檢驗協議,將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安全網,一起為兩岸人民的健康把關,讓彼此間交流的品質可以在更堅實的制度基礎上,獲得保障。

  江丙坤説,另外,“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是ECFA生效後推動簽署的第一個後續的經貿議題,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尤其,針對在大陸經營事業的廣大臺商所關切的問題,希望透過這項協議,提供完善與有效的保障。兩岸主管機關在這段期間,已經進行多次的溝通,對於若干內容安排,雙方還是認為有需要再利用時間充分交換意見,來不及于本次會談中簽署,未來希望雙方的主管機關積極來推動,儘早達成共識,完成協議的簽署。個人對於兩岸主管機關在這段期間以來對此一議題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

  江丙坤表示,到明年3月,海基會成立將滿20年。回顧這20年來兩岸關係的波折與起伏,他深感當前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是得之不易的成果,值得雙方共同珍惜。過去兩年半以來,兩岸已經在各個場域樹立了正面積極的良性互動的模式,為互信的建立逐步奠定鞏固的基礎。既然,和平、穩定、繁榮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就應該持定方向,排除障礙,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發揮同理心,兩岸關係就不會受到個別事件的影響,産生不必要的干擾。相信只要以耐心來共同面對與處理兩岸間所有的事務,為兩岸累積互信的基礎,必定能營造更多互利雙贏的條件,讓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能夠不斷地向前邁進。

  江丙坤説,時值歲末,展望未來,深切期盼兩岸能在過去五次會談的成果基礎上,擴大兩岸協商為民眾帶來的各種效益,也誠摯希望兩岸未來能繼續秉持“對等協商、為民興利”的原則,共同努力為兩岸人民與後代的子孫,開創安居樂業的美好將來。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