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臺灣光復節——65年前的10月25日,臺灣重回祖國懷抱。在兩岸交流活動應接不暇、人員往來川流不息的今天,紀念臺灣光復少了隆重形式,多了現實意義。
紀念臺灣光復,當然不能忘記簡大獅、林少貓,不能忘記莫那魯道——10月27日是震驚中外的抗日事件“霧社起義”的80週年紀念日。1930年的這一天,泰雅人莫那魯道不堪日本人的欺壓,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率眾起義,戰鬥到一兵一卒、婦孺小兒,最後自盡身亡。這些舍生取義的英雄壯士令人讚嘆感佩,同時,也不能忘記李友邦等一批臺灣志士。他們深味“救臺灣,必須先救中國”,1939年跨越海峽,組建臺灣義勇隊,直接參與到全國的抗日戰爭中。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1945年8月,中國抗戰勝利,10月才有令寶島狂歡三天三夜的臺灣光復。臺灣光復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最好證明。臺灣之殤,是苦難中國的映射。衰弱的中國無力回護,才令臺灣淪落異邦;而中國蕩除敵寇,臺灣才得以回到祖國懷抱。
光復後的兩岸,不曾想,命運捉弄,1949年再次不通往來。一彎淺淺海峽,釀成幾代人深深的鄉愁。歷經兵戎相見、冰冷對抗,半個世紀後,兩岸才從小心接觸走到握手言歡。這一路波折,卻也彰顯了莫之能禦的歷史趨勢——蔣經國“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時代,終結于離鄉老兵一句“想回家”的哭告;李登輝“戒急用忍、有效開放”的羈絆,被投資大陸的百萬台商棄于足下。在血脈相連、同文同種的吸引力下,任何人為障礙,都如螳臂當車、蚍蜉撼樹。臺灣作家鐘理和在小説《原鄉人》中寫道:“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而“原鄉原本就是中國,原鄉人就是中國人。”這雖寫于日據時代,卻道破了兩岸不可分割的原始動因。兩岸關係由冷及熱,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所趨,何嘗不是親情難斷、血脈相連使然?
今天,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兩岸經貿交流、人員往來如開弓之箭、無法回頭的時候,兩岸的未來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不僅是關於大陸與臺灣的人民福祉、經濟利益的展望,更是對於中華民族未來興衰的忠告。被迫割讓臺灣的民族之殤,已經漸漸遠去。如何融合兩岸智慧,為中華民族復興、中華文化光大盡心盡力,則是最現實的課題。我輩當須努力!(木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