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兩岸簽署ECFA不會衝擊大陸企業

時間:2010-06-28 09:36   來源:新京報

  大陸對臺灣539項産品減稅

  商務部透露,ECFA磋商結束,將於29日在重慶簽署

  商務部昨日透露,備受兩岸關注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業務性商談已完成,相關業務議題已經達成一致。

  在ECFA中的早期收穫計劃中,大陸將對539項原産于臺灣的産品實施降稅,臺灣將對267項原産于大陸的産品實施降稅。同時,大陸將對醫院、銀行、證券、保險等11個服務行業擴大對臺企業的開放。

  6月23日-24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舉行第五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的預備性磋商。期間,兩會專家就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文本及其5個附件進行了商談,就相關業務議題達成一致。至此,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業務磋商工作已全部完成,將在29日在重慶舉行的第五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時簽署。

  焦點

  267項大陸産品將降稅

  早期收穫計劃是兩岸民眾較為關注的議題。

  商務部方面透露,經協商,雙方結合兩岸産業的互補性,在充分考慮對方關切的基礎上,達成了一個規模大、覆蓋面廣的早期收穫計劃。

  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方面,大陸將對539項原産于臺灣的産品實施降稅,2009年大陸自臺進口上述産品金額138.3億美元,佔當年大陸自臺進口總額的16.1%,包括農産品、化工産品、機械産品、電子産品、汽車零部件、紡織産品、輕工産品、冶金産品、儀器儀錶以及醫療産品等十類。

  臺灣將對267項原産于大陸的産品實施降稅,2009年臺灣自大陸進口上述産品金額28.5億美元,佔當年臺灣自大陸進口總額的10.5%。臺灣對大陸降稅産品包括石化産品、機械産品、紡織産品及其他産品等四類。

  雙方將在早期收穫計劃實施後不超過2年的時間內分3步對早期收穫産品實現零關稅。

  大陸11服務業擴大開放

  商務部方面稱,在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方面,大陸將對會計、電腦及其相關服務、研究和開發、會議、專業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醫院、民用航空器維修,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11個服務行業擴大開放。

  對於廣大臺資企業普遍關注的銀行業開放,大陸將出臺6項具體措施,便利臺資企業融資,包括允許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設立的營業性機構,建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在大陸開業1年以上且提出申請前1年盈利的臺灣地區銀行,可申請經營對大陸臺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

  同時,臺灣將對研究與發展、會議、展覽、特製品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經紀商、運動及其他娛樂、航空電腦訂位系統以及銀行等9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放開。

  專家觀點

  “ECFA不會衝擊大陸企業”

  ECFA簽署將給大陸和臺灣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國臺辦經濟局前局長、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告訴記者,ECFA本身符合WTO精神,它將給兩岸的貿易帶來更大的便利。比如協議中涉及的行業領域,雙方在關稅減免,貿易政策上都會互相讓利,最終受到實惠的是兩岸的企業和民眾。

  劉震濤説,對於臺灣方面來講,今年東盟自由貿易區已經正式啟動,東盟自貿區成員國的産品進入大陸實行零關稅,這對於臺灣同類産品有很大的影響,而ECFA簽署後會確保臺灣和東盟成員國在貿易關稅上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地位不會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零關稅政策有所削弱。

  大陸同意給臺灣列入的早收清單達到539項,這是否會對大陸相關産業的企業産生影響?劉震濤認為,ECFA不會對大陸企業有衝擊。首先,在協議中,雙方會對可能影響到雙方企業的條款進行週密磋商,照顧到雙方企業的利益。從另一個角度來説,ECFA傾向於兩岸企業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共同發展,協議簽署後,雙方相關行業的企業也會在同一供應鏈上進行重新的整合,促進雙方企業的整體發展。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