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海關十大措施加快海西建設 對臺服務受關注

時間:2009-10-14 08: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福州海關、廈門海關十三日在此間對外宣佈,作為福建省境內進出境物品監管的兩大直屬海關,決定聯手推出十大措施,從通關服務、政策指導、業務支援、企業保護等多個方面全力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吹響了海西建設提速的“集結號”。福州、廈門海關積極響應,經過四個多月對福建省外經貿進出口情況的調研,研究制定了十項措施並報經海關總署批准,全力助推海西建設發展。

  這十項措施包括:優化監管服務,助推海西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建設;發揮特殊監管區域優勢,服務海西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服務先行先試,支援構築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推進保稅監管改革,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堅持守法便利,使守法企業充分享受海關便利措施;推動電子口岸建設,進一步改善大通關軟環境;打擊走私和侵權行為,維護進出口貿易秩序等。

  對臺服務措施引人注目。據介紹,福、廈兩關將大力先行先試,對閩臺海運、空運直航採取便捷通關措施,著力打造兩岸客貨運“黃金通道”;規範對臺小額貿易監管點、臺輪停泊點、對臺漁工勞務輸出點等方面監管,引導對臺小額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支援福建建設成為對臺郵件總包交換中心;大力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為閩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互動提供便捷優質服務,促進福建建設成為兩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平臺。

  在海關特殊監管職能方面,福、廈兩關將充分發揮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優勢,推動建設連結海峽兩岸的現代物流中心;支援在工業基礎雄厚、企業保稅業務需求集中的臺商投資區和臨港工業基地設立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等保稅監管場所;支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申請開展檢測維修業務,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設立産品售後檢測維修服務中心,引導臺灣産業鏈向海西區域轉移,促進兩岸産業優勢互補,服務海西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

  為提高通關速度和提升海西對外貿易便利化水準,福、廈兩關將積極開展出口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工作,大力推廣網上支付、銀行擔保、預審價、預歸類等便捷措施;完善海上駁運,探索應用電子關鎖,規範轉關運輸監管;深入推廣“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創建有利條件促進海鐵、海空等多形式聯運業務發展,增強海西對外開放綜合通道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完)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