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兩岸石化科技經貿交流大會臺北舉行

時間:2010-11-29 15:30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臺北11月29日消息(記者 遲兆明 謝彧)2010年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今天(29日)在臺北登場。兩岸石化産業40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在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以及大陸積極推動十二五規劃之後,兩岸石化業者要攜手合作,找到産業優勢互補,共創商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盛華仁、會長李勇武、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工會理事長陳武雄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盛華仁在致開幕詞時説,大陸和臺灣隔水相依,地緣相近,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在石油和化學工業方面各有優勢,加強兩岸交流與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石油和化工領域,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石化産品最重要的市場,200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近900萬噸,約佔臺灣石化産品總出口量的四成。同時,大陸也成為臺灣企業最大的石化産業投資地,台塑集團、臺達化工、奇美集團等企業均在大陸進行了投資並取得了良好的回報。

  盛華仁強調,兩岸卓有成效的合作,實現了互利雙贏,促進了雙方經濟的發展,給廣大民眾增加了福祉。特別是今年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這是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的一個里程碑,兩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正在形成,石油和化工領域的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他還提到,不久前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是兩岸石化業界難得和發展機遇,希望兩岸業界抓住機遇,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把兩岸的石油和化學工業推向前進。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致詞時表示,2008年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以來,簽署了14項協議,這些協議為兩岸的民間交流、經貿合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他還説,兩岸兩會是一座橋梁,14項協議是14條高速公路,是方便兩岸的人民、業界、資金、貨物的暢通。透過兩岸的産業優勢互補,可以做到互補雙贏。今天的大會也正是在海基海峽的平臺、14項協議的基礎上,希望大家能談出兩岸石化界今後的願景,今後的合作方式,今後的交流,今後的發展,為兩岸的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是海峽兩岸石油化學工業同行間的定期交流活動,自1993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成功舉辦過六屆。這次會議也是1996年以來首次在臺灣地區舉辦的海峽兩岸石油化工行業高層會議,為兩岸石化行業的人員、資訊和經貿交流掀開了新的篇章。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