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兩岸攜手共保臺海通航安全

時間:2009-10-09 0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十月四日下午,巴拿馬籍客輪銀海號在臺灣海峽沉沒,兩小時後,金門海巡部門即通過廈門金門間應急聯絡渠道與廈門海上搜救中心取得聯繫,詢問廈門方面是否接到報警。

  廈門海事局指揮中心周佳祿主任七日下午對記者表示,這是金門海巡部門首度通過該渠道與廈門方面共用搜救資訊。

  他告訴記者,早在二00五年九月,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就和金門方面建立起暢通兩岸的海上搜救合作機制和渠道。雙方建立起了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與金門港務處之間的海上搜救應急聯絡渠道,並通過金門港務處,搭起與高雄港務處、金門海巡部門之間的資訊溝通橋梁。

  近年來,兩地為共同保障廈金海上安全,也曾進行多次合作。今年八月十五日,廈金海上泳渡活動中,廈門海事部門就和金門方面水上保障力量為泳渡活動首開通信聯絡保障機制,實現了廈金橫渡活動“兩門”警戒任務的有效銜接。

  周佳祿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隨著兩岸海運直航的全面開通,臺灣海峽水域船舶交通流量和密度加大,船舶交通格局從傳統的南北交通流發展為東西、南北交錯交通流,加之港口、碼頭、航道等大量涉水工程開工建設,也讓臺灣海峽通航環境更加複雜。

  另一方面,臺灣海峽水文環境複雜,臺灣海峽是颱風多發區,且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風力常達七到八級,當大陸有較強冷空氣南下和其前鋒抵達臺灣海峽北部時,容易形成“狹管效應”,使風力迅速加大,甚至達到輕度颱風的威力。這對航行的船舶,特別是中小船舶造成了極大威脅。

  此次銀海號失事,就是受南下冷空氣和颱風“芭瑪”影響,東北風達九到十級,巨浪滔天,從而令銀海號遭遇大風浪遇險。

  周佳祿表示,此次對銀海號的救助,大陸和港臺三方救助力量共同投入,通過廈金應急聯絡渠道,臺灣方面第一時間傳遞搜救資訊,廈門方面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資訊收集,並及時與臺灣方面共用,充分發揮了廈金應急聯絡渠道“橋梁”作用。兩岸搜救部門亦于五日分別成功營救起遇險船船長和兩名船員。充分體現了應對應急事件,兩岸有效溝通資訊和開展海上搜救的必要性。

  據悉,目前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正積極與臺灣方面開展海上直航安全和應急救助的業務交流和協作研討,探索建立兩岸海上搜救合作與應急反應的長效機制,以求提升海上搜救協作層次和成效,共同確保兩岸直航航線的安全暢通。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