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電公會發佈臺商投資大陸環境調查

時間:2009-09-16 1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九月十五日電 (記者 李佳佳 黃少華)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公會十五日在此間發佈的“二〇〇九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顯示,在上海“兩個中心”佈局,“洋山港”及“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等利好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的投資環境仍對臺商極具吸引力,繼續領先於環渤海與珠三角地區。這是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工會連續第十年發佈該項報告。

 

  報告中還指出,首次出現的海峽西岸、西三角與泛北部灣這三大新經濟區域開始受到臺商關注,而西部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投資概念尚需加強。 臺灣電電公會就大陸投資環境作了十年的調查,每年均發表報告,公佈大陸城市投資環境排行,也逐漸把握兩岸經貿交流的趨勢。

 

  在今天的報告發表會上,調查計劃主持人、臺灣中原大學企管研究所教授呂鴻德以“一大於五十九”,形容過去一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帶動兩岸經貿的進一步合作。他説,兩岸經貿合作大於競爭。以合作取代競爭,以互補取代對抗,以雙贏取代零和,將是兩岸産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選項。 綜觀報告的十載軌跡,此間有觀察人士指出,該調查業已發展成為臺商大陸佈局的“風向標”。

 

  據介紹,從二〇〇〇年開始,“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就以“市場競爭力”、“投資環境力”、“投資風險度”、“臺商推薦度”這一“兩力兩度”作為評估模式,以此分析中國大陸臺商密集投資城市及五大經濟區域的投資環境與投資風險,並借此報告為臺商的大陸投資佈局提供參考。

 

  今年,報告依例對大陸“城市綜合實力”進行了排名,位列前十的分別是蘇州昆山、南京江寧、蘇州工業區、天津濱海、寧波北侖、上海閔行、杭州蕭山、南昌、北京亦莊、無錫江陰。報告還著重對排名榜首的蘇州昆山進行了分析,重視對臺商的轉型升級、給予臺商較多的融資機會、政府政策的支援、有著上海作為後勤中心等因素均是昆山多年來備受臺商青睞的有效動因。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興經濟區不斷崛起的同時,諸如珠三角這樣的老牌招商引資區域卻因投資環境無明顯進步而漸行漸遠。

 

  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大陸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臺政策,而臺灣也以更為積極、開放的姿態去回應大陸的善意。隨著兩岸經貿互動的加強,臺商在大陸發生經貿糾紛的案例亦居高不下,從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五年均低於千件,直至二〇〇八年的三千五百零六件,二〇〇九年這一數字有所回落,達到二千八百三十九件,相關業界在此也呼籲設置兩岸經貿仲裁機制,並建立兩岸經貿平等互惠的交流機制,使居高不下的經貿糾紛案件獲得改善。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