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個人所得稅成熱點 看看國外怎麼徵

時間:2011-03-07 16:12   來源:北京晚報

製圖吳薇

在美國報稅是繁瑣的事情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此舉不僅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更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自1799年英國開始徵稅以來,個人所得稅通行世界已有200多年,儘管各國的個稅制度不同,但都日益趨向人性化,例如美日等國,充分考慮到了納稅人的家庭負擔。為保證民眾的生活水準,各國還規定了名目繁多的稅前扣除和退稅項目,如今各國納稅人的權利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美國

  以家庭為單位納稅

  美國的個稅制度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比較完善的稅制,最初是從南北戰爭時期開始徵收的。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個稅法,並在後來不斷補充和完善。美國的稅法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稅法,加上國會每年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更讓人覺得繁瑣無比。簡要地講,美國個稅是向低收入者傾斜,對高收入者收取額度較高的稅,也就是“劫富濟貧”。

  美國的稅收主要以家庭全年收入計算稅率。夫婦可以合報,也可以分開報稅。家庭中不能為自己提供50%以上生活費用的成員,是納稅人所要供養的人,包括兒童、老人和殘疾人等。當孩子長大成人後,收入達到一定數額時,就要獨立出家庭報稅系統(依然可以住在家裏),成為新的納稅人。單親家庭以收入最高者為報稅人,被稱為“一家之主”報稅人。

  個稅起徵點不統一

  美國用人企業在發薪水的時候,為職工代扣一定比例的稅款。每年年終,用人單位向所有員工寄發本年度的收入表,包括所有代扣的聯邦稅、州稅和地區(市縣)稅等。這個表格的副本交給國稅局。所以原則上,政府了解所有人的收入。人們按照這個“官方”數字,填報稅務報表。

  美國所謂的個稅“起徵點”,是在年終時,由固定的“標準減免納稅額度數字”加靈活的“個人納稅減免數字”組成。由於美國稅收實施相對成熟,減免額度每年會提高,以抵消通貨膨脹指數。

  值得一提的是,繳納個稅時美國十分重視家庭其他成員尤其兒童的數量情況。同樣收入的兩對夫婦,有兒童和沒有兒童所繳納的稅收相差很大。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一對夫婦和兩個孩子,那麼全家個人減免稅額數字為3650美元4(2010年)。家裏需要供養的孩子越多,所獲退稅也就越多。

  富人納稅佔比重大

  一份數據顯示,在美國收入最高的1%人群,貢獻了全美個人所得稅的40%;前10%的高收入階層,貢獻了71%;而低收入階層——收入低於平均水準的那50%人群,只繳納了全美個人所得稅總額的3%。

  美國的低收入者,不僅不需要交個稅,反而能夠從這個制度中獲得更多的收入。所以儘管報稅是件頭疼的事情,但是中低收入的美國人,對年終繁瑣的報稅不但不抵觸,反而是很積極的群體。

  對更高收入者來説,美國還實施“替代性最低稅”。這是一種和普通納稅計算方式不同的稅法,能確保個人和公司會付一些所得稅。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