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稅務研究專家稱個稅免征額或為2500元

時間:2011-03-02 14:38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財政部專家表示個稅免征額將繼續執行全國統一標準 調整幅度高於物價漲幅

  本報訊 (記者 柳建雲)就個稅調整的出發點及個稅調整的幅度等問題,本報記者昨日就此採訪了多名稅務研究權威專家。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孫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個稅起徵點,更準確的説是免征額,今年將按慣例動一動。孫剛表示,這主要是基於這兩年物價水準比較高,與此同時,隨著居民收入變化,個稅也已經有兩年沒有做調整了。

  “從我了解情況來看,可以做兩個判斷,一是繼續執行全國統一標準,不會根據各地情況標準放開;二是免征額調整幅度必須高於物價漲幅,從2008年至今,物價漲幅約為10%左右,所以免征額幅度應該高於10%。”孫剛説。

  孫剛分析稱,主要考慮本次兩會各地代表委員都積累大量關於個稅調整的提案、議案和建議,各地就此問題説法不一,在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先行定調。

  “應該在2500元,即在原有2000元免征額基礎上大幅提高25%,不太可能定3000元步伐這麼大。”孫剛稱。

  他同時表示,這次免稅額調整後,以後還將分次調整。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趙侖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長期稅率不變對調節收入結構杠桿作用不明顯,受物價壓力和居民收入變化需求,個稅調整勢在必行。

  趙侖表示,本輪個稅調整將讓中低收入者受益。他同時主張個稅免征額定在2500元或3000元比較合理。

  個稅改革傾向中低收入者

  個稅改革從短期而言首先將就免征額進行調整,還應多因素考慮,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家庭、不同人群對個稅感受不同。

  孫剛告訴記者,中國目前採取分類稅制模式,包括生計扣除法,即考慮基本生活費與人口多少關係;成本扣除法,即考慮個體承包戶收益情況;特別扣除法,即與政策有關的五險一金,以及殘疾人增加扣除的問題;還包括境外人士所採取的附加扣除辦法。

  “未來針對不同國籍、不同類別的人群應該統一看待,關鍵是在收入群體層級上做細分,同時對稅率表也做相應調整。比如對中低收入納稅人徵收5%~10%的稅,目前15%至20%的稅負過高。”孫剛設想,“可以對月收入5000元內的稅率定為5%,1萬元內設定為10%,由此讓收入低的納稅人受益更多。”

  但孫剛同時強調稱,解決低收入人群困擾根本上在於增加工資水準,降低稅負只是同時進行的一種手段,國家應該尤其關注收入達不到2000元的人群生計問題。

  對於個稅改革的思路,趙侖則表示,個人所得稅不應該局限于免征額,應該儘快從分類稅制模式轉向綜合所得稅制,即以家庭為單位,年收入進行徵稅,目前發達國家多采取綜合所得稅制度。

  個稅起徵點

  調整應常態化 

  本報訊 (特派北京記者何濤、李棟)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提出建議稱,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不要每隔幾年就拿出來討論一次,要研究一套辦法,形成個稅起徵點調整的常態機制。

  許欽松説,“個稅起徵點調整要與生活水準、物價等因素相關。哪一年個稅起徵點是2000元,到哪一年提高到3000元,到哪一年提高到5000元,應該常態化。”

  廣東的個稅起徵點多少合適?許欽松回應説,他個人覺得廣東個稅起徵點應高於3000元。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