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炒股如何防範陷入錯誤泥潭?

2010-12-01 15: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散戶炒股不同於專業機構,區別在於沒有專業的分析研究隊伍、全面的分析技術、穩定和廣泛的資訊渠道、資本實力以及專業團隊的管理經驗。這些使得一個散戶在炒股時不可能採取專業證券投資商的很多方法和手段,更不能以為像一個專業操盤手那樣,盯在電腦上拼殺,就可以成為贏家。如何在相對不利的情況下避免錯誤,這可能是最首要的投資股市戰略。以下四項原則有助於你防範自己陷入錯誤泥潭。

  第一原則:贏家不貪

  炒股贏家的第一原則是贏家不貪。不貪是一種心態。投資股市切忌貪心過頭,失去了判斷股市風險的基本底線。不要想當那個只有萬分之一機會的股市暴發戶,做一個有風險控制原則的、用自己頭腦思考的投機者。欲速則不達,誰不想在短時間內成為暴發戶?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失敗者。越想暴發,就越不能。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就不應當來炒股票。贏家不貪。股市投資最完美的情況是:在最低點買入,在最高點賣出。在你的操盤記錄裏,你也許可以做到這樣幾次完美的結果,但大部分時候,你肯定做不到。很多股民做不到,但依然不自覺地追求這種極少幾率的完美。為什麼很多人總有那些“買晚了”、“賣早了”的抱怨,總想在一個最佳的價格買進賣出,而結果常常導致大的失誤呢?目標和心態所致。

  第二原則:勿用情緒駕馭判斷

  股神把菲特投資股市的秘訣是:尋找與發現具有最大潛在投資價值的公司。他從來不會因為股市某個時段的漲跌而改變自己的投資理念。同樣,我們知道的索羅斯也一樣。索羅斯投資股市的秘訣是:在不同市場、不同時間、不同産品的比較中發現可以計算的最低固定風險的套利機會。他也從來不會因為股市某個時段的漲跌而改變自己的投資理念。我們很難把普通的股市投資者,特別是散戶,和這兩位世界級的投資大師放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比較。如果非要進行比較的話,一個最大的、最本質的區別是:一般散戶的投資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受自己的情緒左右。典型的特徵是:股票上漲,情緒高漲,忘乎所以,繼續追漲,不知道適可而止;股票下跌,情緒低落,怨天尤人,或匆忙殺跌,或不知所措。對於股市的研究,有很多理論。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或結論是:投資者的心理、情緒會對股市週期産生重要影響,或者説,股市的波動受到人們的心理和情緒的影響。當然,這是宏觀經濟意義上的觀察結果。但這個理論對我們散戶投資股市有什麼參考意義嗎?有。就是你不必讓自己的情緒影響你自己的投資決定。決定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這應該是你對市場或者某個公司研究發現的結果,而不是你聽別人説,或者自己情緒好壞的結果。

  第三原則:小心消息陷阱

  莊家出貨和吃貨,通常的手段就是誘多和誘空。不是在交易形態上,給散戶造成錯誤的判斷,就是在消息上,給散戶挖許多陷阱。而這兩種手段一定是配合使用的,真真假假,對一個普通的股民來説,比較不易判斷。也沒有一定的規則可以遵循。除了人傳人的口頭消息渠道之外,目前,網際網路是一個被大魚經常利用來佈置消息陷阱的有效工具。股民的共同特點是喜歡聽牛市的故事,不喜歡聽風險警告。這是消息陷阱能夠得逞的關鍵。由於莊家在籌劃消息陷阱方面的經驗與細密佈置,即便散戶中招,也完全意識不到,還可能反過來感謝某些人。股市上大魚吃小魚,通常在無形之間,更多是借別人之手,或借勢吃掉小魚。股民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是最主要的防禦武器,不要輕信別人的消息,不要僅憑看了某個股評就做決定。搏擊在股海,一條小魚需要知道:自己周圍會有大魚頻繁出沒,還有許多暗流,風雲也可能瞬間突變。唯有風險意識可能伴你成為贏家。

  第四原則:靜觀其變

  股市投資管理中的這條原則是指:當市場沒有出現進一步的信號、跡象、事件和潛在變化的時候,最好的投資原則就是不動,或者不變。這個原則對空倉者和持倉者同樣重要。原則簡單,但事實上很多人做不到。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看不清市場的時候,很多人往往越想看清楚。於是,就問別人。這個時候自己過去既定的思路和看法,往往受到別人的影響,從而不自覺地改變了自己的判斷。好像看清了市場,實際上,可能恰恰是稀裏糊塗地犯了方向的錯誤,或盲動的錯誤。第二,短期心態常常主導實戰。表現在:空倉持幣的時候,總擔心股市漲上去,怕自己可能追高;而持倉的時候,又總擔心股市會跌下來,怕自己無法在高位出貨。所以,儘管看不清股市方向,但心裏放不下,左思右想,不是動一動錢,就是動一動股票。在任意時刻,市場不是漲就是跌,很難判斷。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很多時候,股市就是沒有方向的。如果投資者抱著短期心態的話,就總想看清短時間股市的動態,往往給自己製造了更多犯錯的機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