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抗通脹理財指南

2010-02-12 08:49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張蕾

  據今日早報報道,業內人士指出,在通脹預期的背景下,保值是最好的出手目的,此外,投資者自身對投資標的的熟悉程度,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都將影響財富的積累。

  但如今的投資渠道非常多,股票、信託等等,可説讓人挑得眼花繚亂。工行省分行營業部核心理財師團隊理財師丁旭濤建議大家從四方面考慮:穩健型保本産品、股市和基金、貴金屬及其他。前兩方面可各配置30%的個人資産,餘下的資金可適用買黃金、外匯或其他。

  考慮理財産品和分紅型保險

  浦發銀行杭州分行金融理財師滕媛媛指出,購買理財産品和保險産品等穩健型保本産品,可獲得比國債和儲蓄高的收益,至少能戰勝通脹。

  丁旭濤也説,目前一些一年期的理財産品收益為3.5%,比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2.25%高50%左右。此外可考慮分紅型的銀保産品。

  “在抗通脹預期下,可買份合適的保險。和銀行理財産品相比,保險公司的産品不僅具備了保障功能,更重要的是,有些具備投資理財功能的保險産品,其未來的分紅和投資收益可對抗通脹。”中國人壽杭州市分公司個險銷售部副經理楊帆介紹。

  “如投資型壽險産品中的分紅險,其優勢在於本金穩健,在確保固定收益的前提下,由於資金將主要投向基金、債券和包括協議存款等在內的銀行存款,投資者將分享保險公司在這個險種上的經營成果,具有抵禦通脹的功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