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兩岸金融MOU生效後ETF將成關注重點

2010-02-22 09:35     來源:中新網     編輯:胡珊珊
  中新社香港2月21日電 臺北消息:兩岸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 (MOU)已經正式生效,陸資可進場買賣臺股,除了大陸境內合格投資人 (QDII)外,兩岸三地股票指數型基金 (ETF)將是資金關注重點。

  據中央社21日報道,兩岸三地ETF已有中證兩岸三地500指數正式掛牌,包括滬深300指數、中證香港100指數及臺股50指數、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中100檔個股,其中電子股佔近半有49檔、金融股16檔、傳産股35檔。法人認為,這將成為QDII選股的主要依據,是大中華市場經濟力量崛起的必然産物,對臺股的正面效應甚至比開放QDII來臺更立即且明顯。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表示,自2000年到2007年臺灣民間流出去的資金約新台幣2200億元,以目前臺、港、滬的ETF比重最高僅5%,未來兩岸三地發展ETF引進的商機相當可觀。

  報道指出,兩岸三地未來相互掛牌 ETF,初期而言,額度並不是主要重點,而是透過 ETF的相互掛牌,讓兩岸三地的投資人能以一籃子股票方式,更方便買賣對方交易所的優質股票。除了一般投資人可藉由 ETF投資兩岸三地股市外,今年起QDII可直接投資臺股,也是外界認為兩岸金融整合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華夏與上投摩根兩家基金公司完成在臺開戶手續,已進場買進臺股。

  法人分析,QDII來臺首波投資標的,將以具知名度的指標股為主;此外,在大陸具知名度、銷售通路或品牌形象的上市櫃公司,由於熟悉度較高,也可能是QDII投資對象。至於金融、原物料等産業,具備戰略性角色,通常是特許事業,也容易吸引QDII的青睞,對島內市場而言,金融産業也會出現陸資的入股題材。

  目前共有10檔獲准的QDII,包括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華夏全球精選基金、南方全球精選基金、海富通海外基金、交銀環球基金、華安國際配置基金、華寶海外中國基金、銀華全球優選基金、工銀全球基金、嘉實海外基金。

  據《聯合晚報》21日報道,臺灣業者認為,首批QDII概念股因開放限額太小,初期難有表現。但大陸每年都有新申請的QDII基金,去年還擴大釋出QDII額度,包括易方達、招商、廣發等7家基金公司取得60億美元QDII額度,以大陸整個QDII總金額約5000億美元實力,只要兩岸開放氣氛更成熟,大陸QDII資金仍將源源不絕流向臺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